首頁>尋醫(yī)·問藥>名家健壇名家健壇
手機輻射是2B類致癌物?專家稱尚無充分證據(jù)
Q:手機放枕邊等于大腦至少接受輻射8-9小時,這恐怕有危險吧,?
答:手機放枕邊的危險性缺乏研究證據(jù)支持,,如果擔心其輻射風險,,可以把手機放在離枕頭至少50厘米外。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關(guān)于手機放枕邊睡覺是否會有健康風險甚至致癌風險的相關(guān)研究結(jié)論,。出于倫理方面考慮和研究方法的局限性,,準確的研究結(jié)論恐怕也比較難以獲得。
不過可以告訴大家的是,,非電離輻射量會隨著輻射源與身體距離的增加而銳減,。像手機,如果把它放遠一點,,距離頭部50厘米以上,,那么輻射量就微乎其微了。
Q:可世界衛(wèi)生組織都說了手機輻射是致癌物,,還能說它沒危害,?
答:世衛(wèi)組織推測手機或有致癌可能性,但尚無證據(jù)證實,。
首先,,世界衛(wèi)生組織下設(shè)的國際癌癥研究機構(gòu)(IARC)將包括手機輻射在內(nèi)的“射頻電磁波”劃定為2B類致癌物,2B是啥概念呢?即“射頻電磁波”與癌癥的發(fā)生可能存在因果關(guān)系,,但證據(jù)并不充分,。同屬2B類的致癌物還有紅肉(豬肉、牛肉,、羊肉等),而腌制,、熏制后的肉類級別則升至2A類,,據(jù)此可見打手機并不比吃肉更危險,,而擼串,、烤肉的致癌風險甚至高于打手機。
第二,,事實上,,即便是有明確致癌風險的電離輻射(1類致癌物),在我們生活的環(huán)境中也幾乎是無處不在的,。即便我們呆在屋子里不出門,,也會時刻受到宇宙輻射及建筑材料輻射,而我們每喝一次水,、甚至每一次呼吸,,也都伴隨著極微量的輻射劑量。聯(lián)合國原子輻射效應科學委員會的報告指出,,上述天然本底輻射每年對個人的平均輻射劑量約為2.4毫西弗,,相當于做一次CT檢查的射線劑量。但它仍是我們?nèi)祟惪梢阅褪艿摹?/p>
《國際電離輻射防護和輻射源安全的基本安全標準》及我國《電離輻射防護與輻射源安全基本標準(GB18871-2002)》規(guī)定:對公眾年平均有效劑量限值為1毫西弗,;對輻射工作人員年平均有效劑量限值為20毫西弗,,標準中的劑量限值不包括天然本底劑量及醫(yī)療劑量在內(nèi)。
我們?nèi)粘=佑|的輻射包括太陽輻射,、裝修材料輻射,、巖石土壤輻射(也叫本底輻射)、世衛(wèi)組織提到的射頻電磁波輻射,,就連喝水,、呼吸都會吸收輻射。也就是說只要活著,,這些輻射就完全無法避免,。
“射頻電磁波致癌”,到目前為止可以說是世衛(wèi)組織出于謹慎而作出的一種推測,,但尚無充分證據(jù)支持,。
編輯:王慧文
關(guān)鍵詞:手機 輻射 電離輻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