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課堂直播映射出教育者的“懶政”
近日,,“水滴直播”中出現(xiàn)全國多地學校的課堂直播畫面,,引起熱議。參與視頻直播的學校涉及多個省份,,從幼兒園至高中畢業(yè)班都有,,直播場景多為教室,。(4月25日 澎湃新聞網)
把直播鏡頭對準到校園課堂等特定場所,眾人褒貶不一,。爭論中,,能聽到“存在即合理”的聲音,。但這種集體性的網絡公開直播,本身是否合法合規(guī),,顯然被大多數人所忽略,。畢竟,網紅直播“點對眾”模式,,網紅們已具備直播內容的知曉權,,并以此產生盈利;而課堂直播是“眾對眾”形式,,全體學生都對直播都知曉嗎,?不得而知。但可肯定的是,,哪怕有一個學生不同意,, 課堂直播的視頻就不能上傳到社交平臺上。
課堂在知識傳授方面,,是開放性的,,但在環(huán)境空間上,一定是有區(qū)別于其他場合的獨立性,。對于學生個人隱私、數據安全,、人身安全的保護,,是學校的應有之義,但跟風式地來嘗試網絡直播,,把學生方方面面都推進陌生的成人世界中,,這是教育的失誤。暫且不表隱私和權益等法律概念,,單就教育者本身,,就能從中映射出其“懶政”思維在作怪。
一些老師追本溯源,,說課堂直播是學生家長推薦的,,有“提供證據”的初衷在里面。這里面牽扯到學校和家長在學生自律問題上的責任歸屬——老師跟家長反映學生問題,,有家長覺得老師是在針對孩子,,個別孩子也會對發(fā)生的事情不承認,老師似乎百口莫辯,。這樣的背景之下,,經家長“友情推薦”,課堂直播閃亮登場,,“有圖有真相”,,問題看起來簡單化了,,學校和家長的銜接也因此“高效”起來。
但這種做法最大的問題在于,,沒人去傾聽學生們的感受,。自身隱私權被全盤讓渡出來,且是要切入到整個網絡的視線之中,,這是很沒有安全感的事情,。因為,你無法確定的是在屏幕那頭,,到底是關注還是獵奇,,是窺探還是監(jiān)視。學生勢必要分心于鏡頭高懸的網絡直播,,對學校而言,,更是教育執(zhí)行力的分流和消解。這顯然違背了自身初衷的,。
教育學生以自律,,這本來就是課堂上的重要內容。想著用攝像頭來替代教師屬性,,這就是“懶政”無疑,。有的表示攝像頭安裝了一個月之后,學生在紀律方面的表現(xiàn)“好很多了”,,但這句話深層次的語境是:一個鏡頭就能讓學生表現(xiàn)“好很多”,,那之前老師在教育方法上是否就瓶頸了呢,否則,,怎能輕易被直播給“比下去”,?但直播能在課堂上走多遠,目前存疑,。但當它“下架”之后,,課堂自律是否還能保持高水準,到時就真考驗教育者的水平,。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直播 課堂 教育 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