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網絡主播收入遭新政沖擊 從賣臉到引流火鍋店
當春節(jié)鞭炮聲為逝去的舊年畫上休止符的時候,,尋常的百姓習慣給自家算一筆賬、做一個總結:這一年里,,我付出了什么,;這一年里,,我又得到了什么,。一個個普通家庭賬本上的涂涂寫寫,連聚起來,,就變成了宏觀經濟脈動的節(jié)奏器,。
新京報記者深入全國各地,采訪了農民,、工人,、小老板、網紅,、創(chuàng)業(yè)者等多個群體,,聽他們講述自己過去一年中平常或不平常的故事,,讓他們算一算自己打拼一年的“賬單”,。
“今天直播到此結束,希望大家新年快樂,!”2月1日晚上12點,,面對攝像頭,主播李夢茹微笑著向電腦另一端的粉絲揮了揮手,,俏皮地做了個飛吻后,,將攝像頭關閉。
“明顯感覺人數(shù)少了,,很多老粉絲來的頻率也沒以前高了,。”李夢茹說。在直播監(jiān)管新政出臺后,,自己的工作時間已從原來的6小時以內增長到10個小時,,收入則從3萬元縮水至1.7萬元。
2016年,,網絡直播規(guī)模一路高漲,。據(jù)調查顯示,2016年國內直播平臺數(shù)量已近300家,,除孕育出歡聚時代,、9158兩家上市公司外,斗魚和映客也已躋身獨角獸行列,。據(jù)方正證券預測,,2020年網絡直播市場規(guī)模將達到600億。
平臺的增多,、零門檻的入行標準,,讓無數(shù)網民踏入聚光燈中心,成為了擁有大批粉絲的“網紅”主播,。
2016年11月,,監(jiān)管部門對直播平臺推出“雙實名”資質規(guī)定,隨著競爭的日趨激烈,,以及監(jiān)管逐步趨嚴,,“網紅”們在簡易的入行標準背后,也在被迫接受“加班”和“收入縮水”的挑戰(zhàn),。
編輯:梁霄
關鍵詞:網絡主播 收入 新政 火鍋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