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yī)·問藥>醫(yī)訊同期聲醫(yī)訊同期聲
“基因測天賦”騙的不只是錢
如何培養(yǎng)孩子是每個父母需要操心的事,。近日,網(wǎng)絡上開始流行兒童天賦類基因檢測,,通過唾液取樣交給檢測機構,,號稱能通過基因判斷孩子的天賦。家長花費上千元,,就可以得到一個私人定制的培養(yǎng)方案,,根據(jù)檢測報告,因材施教,,后期重點培養(yǎng),。這種檢測結果,你會信嗎,?(12月27日《現(xiàn)代快報》)
孩子有何特點,,需要通過長期觀察和認真評估,希望靠一滴唾液就檢測出孩子的天賦,,這種想法很天真,。然而,說服一些家長,并不需要太高深的理論,,往往只要聽起來有道理即可,,基因測天賦之所以很流行,與相關檢測機構懂忽悠,、善包裝不無關系,。
在醫(yī)學上,特定的基因對應某種疾病,,這個理論已得到證實,。比如常見的唐氏綜合征,是因為基因中的第21號染色體多了一條,;糖尿病,、高血壓、部分癌癥等疾病,,也與相應的基因片斷密切相關,,這些科研成果都經(jīng)過了較長時間且十分嚴謹?shù)目茖W論證,得來絕非易事,。
但“基因測天賦”卻沒有經(jīng)過論證,,不具科學性。比如有檢測機構認為,,一些專業(yè)運動員在基因上體現(xiàn)出某種特點,,就說明擁有相似基因特點的孩子也擁有相同的運動天賦,這一論調既缺乏嚴謹?shù)倪壿?,更沒有經(jīng)過深入研究,,只是建立在“想當然”的基礎之上,不過是騙人的幌子而已,。假如家長太當真,,錢被騙還算小事,孩子的前途可能反而被耽擱,。
不僅如此,,此舉還為孩子的將來埋下了巨大隱患。人的隱私包括多方面,,基因隱私則是最重要最核心的隱私,,它具有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既可用于身份識別,,又可用于生物研究,,要遠比身份證、健康水平,、指紋等隱私重要得多,。此外,,一定程度而言,人的基因片斷是一種“活物”,,是可以用于商業(yè)用途的,假如檢測機構長期保留了這些基因,,家長現(xiàn)在或許看不出風險,,但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基因的獨特作用被開發(fā)出來,,很難保證這些基因片斷將來不被非法買賣和利用,。
編輯:趙彥
關鍵詞:基因測天賦 如何培養(yǎng)孩子 培養(yǎng)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