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最美的青春在藍天綻放
人民視覺
(原標題:人民日報致敬余旭:最美的青春在藍天綻放)
11月12日,空軍67歲生日的第二天,一個噩耗傳來:空軍八一飛行表演隊女飛行員,、殲—10首批女飛行員余旭在飛行訓練中不幸犧牲,。余旭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30歲,,她的朋友圈永遠停在了11月11日,,“人民空軍!67歲生日快樂”這是她更新的最后一條信息,。
“如有來世,,愿你每一次起落都順利平安!”“永遠的‘金孔雀’一路走好,!”“若你換羽歸來,,定如初見般愛你”“愿你在另一片星河里飛翔”……震驚、哀慟、惋惜,,彌漫在微信朋友圈里,。一個個關于這個美麗的“金孔雀”的時光片段重回人們的思緒,。透過對余旭的追懷,,她所在的中國女飛行員群體在長空萬里展現的使命擔當讓人感動。
青春樂章的華麗音符
“每個人的青春樂章中,,總會留下動人的旋律和音符,。女軍人、女飛行學員,,是我在自己生命樂章中留下的一筆,,我期待在飛翔之路上能多添幾筆,把每一筆都當作書簽,,收藏在我生命中的每一頁,。”
這是余旭曾寫下的一段話,。她的生命樂章雖然不長,,卻跳躍著震撼人心的節(jié)拍。
余旭1986年出生于四川崇州,,2005年9月入伍,,空軍八一飛行表演隊中隊長,空軍上尉,,二級飛行員,。
2009年10月1日,在國慶60周年閱兵式上,,余旭擔任教—8梯隊三中隊右二僚機,。在這個萬眾矚目的時刻,她以嫻熟的技術翱翔天空,,接受莊嚴檢閱,。
2012年7月29日,余旭駕駛殲—10戰(zhàn)斗機轟然飛起,、翩然落地,,成為中國殲—10首批女飛行員,這也是首批殲擊機女飛行員駕馭我國自主研發(fā)的三代戰(zhàn)機首次單飛,。目前我國能駕駛三代作戰(zhàn)機的女飛行員僅有4名,,余旭便是其中之一。
2014年珠海航展,,6架紅,、藍、白三色涂裝的殲—10表演機分別以單機、雙機,、三機編隊依次拔地而起,,直入云霄。6機超密集三角隊形迎著朝陽,,如一支利箭從天空劃過,。轉瞬之間,兩架戰(zhàn)機脫離編隊,,以極限坡度回轉,,從跑道兩側高速對頭交叉,就在即將相撞的一剎那,,戰(zhàn)機突然上升橫滾分開,,引起現場觀眾一片驚呼。余旭就是駕駛戰(zhàn)機的一員,。
2015年3月17日,,第十三屆馬來西亞蘭卡威國際海事與航空展,中國首批殲擊機女飛行員首次進行海外飛行表演,,向世界展現中國力量和精神,。4名殲擊機女飛行員中,也有余旭,。
今年11月初的第十一屆中國(珠海)航展上,,余旭駕駛戰(zhàn)鷹的颯爽英姿給人們留下了難忘的印象,這個與觀眾親切合影,、交談的鄰家女孩也讓中國空軍“圈粉”無數,。在航展開幕當天,余旭駕駛2號機升空參加飛行表演,,“我是最先起飛的一架,,在空中23分鐘,表演了全部動作,。第一次在那么多觀眾面前表演,,我感到既新奇,又激動,?!边@是余旭生前最后一次公開亮相,也是她面對鏡頭最后一次自信地說:“我會駕駛雙座型號的殲—10,,把最好的狀態(tài)展現給大家,。”
從12日下午起,,當社交媒體上傳出余旭在飛行訓練中不幸犧牲的消息,,與她熟識的人都不愿意相信這是事實,直至官方發(fā)布了這一消息:11月12日,余旭在飛行訓練中不幸犧牲,。
樂章在這一刻戛然而止,,但曾經創(chuàng)造的悅耳旋律依然回蕩耳畔。
快樂無悔的飛行人生
在八一飛行表演隊里,,余旭有著“金孔雀”的美譽,,因為她有個特長——跳孔雀舞。
“川妹子”余旭對于飛行的感覺就是“無悔,、快樂”,。翻開她的工作日記,一個女孩的積極樂觀以及超出大多數同齡人的責任與擔當躍然紙上:“我覺得做飛行員是一件很快樂的事,,在從事飛行這么長時間以來,我一直都沒有后悔過,。尤其是天氣好的時候,,可以看到很遠,那種心境不一樣,,我什么都不用想,,就是飛行?!薄坝袝r候也會羨慕身邊同齡人,,但那只是瞬間的一種感覺。因為選擇的生活方式不一樣,,職業(yè)不一樣,,可能我們追求的東西也不一樣。對于選擇飛行事業(yè),,我還沒有感到后悔,。”……
在戰(zhàn)友心目中,,余旭熱愛空軍飛行事業(yè),,善于鉆研學習,勇于挑戰(zhàn)自我,。余旭生前曾這么描述自己的飛行訓練:“要‘各種使勁’把操縱桿拉到極限,,空中從頭到尾保持最緊張狀態(tài),不能有一刻松懈,?!?/p>
“不管每次訓練多么辛苦,我好像從來沒有真正退縮過,,從來沒有,。”回憶起飛行訓練的點點滴滴,余旭曾這樣說,。在正式成為中國第八批女飛行學員的第一個月里,,余旭就意識到自己選擇的絕不是一條輕松的路。跑步是每天都要訓練的項目,,一跑就是3000米,,“我很難受,因為從來沒有跑過那么遠,?!倍欤看斡柧毻旯跉?,圍脖就會結冰,,“我根本受不了那種冷,腿跑得不聽使喚,,但還是咬牙堅持下來,。”
“金孔雀”藍天折翼,,帶給人們巨大的悲痛和惋惜,,但年輕的生命在祖國藍天劃出的美麗弧線永遠留存。
綻放碧空的鏗鏘玫瑰
2014年11月11日,,珠海,。伴隨著巨大的引擎轟鳴聲,6架紅,、藍,、白三色涂裝的殲—10表演機分別以單機、雙機,、三機編隊依次拔地而起,,直入云霄。俯沖,、盤旋,、開花、滾轉,、筋斗……20余分鐘的表演,,銜接緊湊、干凈利索,。
當戰(zhàn)機落地,,飛行員摘掉頭盔、取下墨鏡,,觀眾驚奇地發(fā)現其中有兩位女性——飛行員陶佳莉和余旭,,她倆和盛懿緋,、何曉莉,同為中國空軍首批殲擊機女飛行員,,飛行時間都在800小時以上,。
她們柔,但不弱,。
2005年5月,,中國空軍作出重大戰(zhàn)略決策:在第八批女飛行學員中選拔培養(yǎng)殲擊機女飛行員。余旭看到招飛信息后決心報考,,回去和爸爸媽媽商量時,,他們很吃驚:女兒怎么會堅定地選擇這份神秘又富有挑戰(zhàn)性的職業(yè)?陶佳莉本來高三畢業(yè)后想考警校,,后來在報紙上看到招女飛行員時,,她覺得這個職業(yè)是為自己量身定做的?;貞浧甬斈觑w行員選拔程序時,,盛懿緋仍然印象深刻。除了全面細致的身體檢查,,心理考核和體能考核也是很重要的參照,當時為抗眩暈測試而設置的電轉椅,,轉久了會產生錯覺,。2005年7月25日,經過層層選拔,,包括余旭在內的35個女孩正式成為中國第八批女飛行學員,。
經過一次次的殘酷淘汰和嚴格遴選,藍天終于向她們敞開了懷抱,。余旭和15名姐妹接受為期4年的大學文化,、航空理論學習和飛行技術訓練后順利畢業(yè),于2009年4月成為中國第一批戰(zhàn)斗機女飛行員,,使中國成為第八個擁有戰(zhàn)斗機女飛行員的國家,。
相比男性,女飛行員在飛行訓練中要克服更多的困難,。
殲擊機超音速飛行,,機動性能強,操作技術難度大,。目前,,世界上僅有美、英等幾個國家培養(yǎng)了少數殲擊機女飛行員,。與男性相比,,駕駛殲擊機對女性身體,、心理素質和操作技能等方面都提出了更加嚴峻的挑戰(zhàn)。女飛行員們也承認,,女性在獨立駕駛單機特別是表演機時,,相對于男性,對體能和毅力要求更高,。
空中過載是飛行員在高空高難度飛行時,,必須要克服的挑戰(zhàn)之一。飛機在做轉彎,、拉升,、俯沖、倒飛等機動動作時會受到發(fā)動機推力,、空氣阻力,、升力和重力的綜合作用。這就好像我們平常在坐過山車時會感覺身體不適,,執(zhí)行高難度飛行時的過載力可想而知,。據介紹,在專業(yè)抗載荷訓練中,,飛行員的達標標準是相當于7倍的體重加在人身上,,長時間承受如此大的壓力是很難受的,對人的身體素質要求非常高,。一旦過載量超過可承受范圍,,便會出現“灰視”甚至“黑視”的現象。何曉莉說,,如果持續(xù)時間短是可以承受的,,但因為女性的大腦供血量比男性要低,時間稍長,,難受的感覺就很明顯,。
在日常訓練過程中,男女飛行員的訓練科目和要求基本一致,,因此即使在空中過載過量,,也必須想辦法克服。盛懿緋告訴記者,,一般她會采用短促呼吸,,使肌肉緊張,降低血管壓縮能力,,當腦袋回流血液的速度減慢時,,就不容易出現“灰視”或者“黑視”。飛行過程中的另一大危險是出現錯覺,,即在復雜的氣象環(huán)境下,,能見度低,,人極易出現錯覺。
中國女飛行員們以忠誠使命的責任與擔當,,踐行軍人對祖國和人民立下的誓言,。直到今日,每當看到戰(zhàn)友們的飛機一架架起飛,,何曉莉的內心仍很激動,,“發(fā)動機巨大的轟鳴聲對我而言,是動聽的音符,?!?/p>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余旭 空軍 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