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天下 天下
習近平:在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新華社北京11月11日電在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2016年11月11日)
習近平
同志們,,朋友們:
今天,,我們在這里隆重集會,,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緬懷他為民族獨立,、社會進步,、人民幸福建立的不朽功勛,,弘揚他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德,,激勵海內外中華兒女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
孫中山先生是偉大的民族英雄,、偉大的愛國主義者、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驅,,一生以革命為己任,,立志救國救民,為中華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冊的貢獻,。
時代造就偉大人物,,偉大人物又影響時代,。150年前,孫中山先生出生之時,,中國正遭受帝國主義列強的野蠻侵略和封建專制制度的腐朽統治,,戰(zhàn)亂頻發(fā),民生凋敝,,中華民族陷入內憂外患的災難深淵,,中國人民處于水深火熱的悲慘境地。在那個風雨如晦的年代,,中華民族從未屈服,,無數仁人志士前仆后繼,探求救國救民的道路,,進行可歌可泣的抗爭,。孫中山先生就是他們中的杰出代表。
青年時代,,孫中山先生目睹山河破碎,、生靈涂炭,誓言“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廈之將傾”,,高揚反對封建專制統治的旗幟,毅然投身民主革命事業(yè),。他創(chuàng)立興中會,、同盟會,提出民族,、民權,、民生的三民主義,積極傳播革命思想,,廣泛聯合革命力量,,連續(xù)發(fā)動武裝起義,為推進民主革命四處奔走,、大聲疾呼,。
1911年,在他領導和影響下,,震驚世界的辛亥革命取得成功,,推翻了清王朝統治,結束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由于歷史進程和社會條件的制約,辛亥革命雖然沒有改變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沒有改變中國人民的悲慘命運,,沒有完成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歷史任務,但開創(chuàng)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打開了中國進步閘門,,傳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響力推動了中國社會變革,。
孫中山先生的偉大,不僅在于他領導了辛亥革命,,而且在于他為了實現革命理想,,與時俱進完善自己的革命理念和斗爭方略,毫不妥協同逆時代潮流而動的各種勢力進行斗爭,。他堅決反對軍閥分裂割據,,堅定維護民主共和制度和國家完整統一。十月革命爆發(fā)后,,馬克思列寧主義傳入中國,,為孫中山先生認識世界和中國打開了新的視野。中國共產黨成立后,,孫中山先生同中國共產黨人真誠合作,,在中國共產黨幫助下,把舊三民主義發(fā)展為新三民主義,,實行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改組中國國民黨,,推動北伐戰(zhàn)爭取得勝利,把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推向前進,。毛澤東同志把三民主義綱領,、統一戰(zhàn)線政策、艱苦奮斗精神并稱為孫中山先生“留給我們的最中心最本質最偉大的遺產”,,是“對于中華民族最偉大的貢獻”,。
孫中山先生為當時中國的積貧積弱痛心疾首,第一個響亮喊出“振興中華”的口號,。他認為,,“建設為革命之唯一目的”。他堅信,,革命成功以后,,經過全民族努力,中國一定能夠迎頭趕上世界先進國家。他滿懷豪情地說:“一旦我們革新中國的偉大目標得以完成,,不但在我們的美麗的國家將會出現新紀元的曙光,,整個人類也將得以共享更為光明的前景”。
孫中山先生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作出了杰出貢獻,,在中國人民心中享有崇高威望,,受到全體中華兒女景仰。今天,,緬懷孫中山先生建立的歷史功勛,,緬懷孫中山先生為中國人民鞠躬盡瘁的光輝一生,我們心中充滿著深深的崇敬之情,。
同志們,、朋友們!
中國共產黨人是孫中山先生革命事業(yè)最堅定的支持者,、最忠誠的合作者,、最忠實的繼承者。在他生前,,中國共產黨人堅定支持孫中山先生的事業(yè),。在他身后,中國共產黨人忠實繼承孫中山先生的遺志,,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英勇奮斗,、繼續(xù)前進,付出巨大犧牲,,完成了孫中山先生的未竟事業(yè),,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在這個基礎上,,中國共產黨人團結帶領中國人民繼續(xù)奮斗,,完成了社會主義革命,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
新中國成立67年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人民在社會主義道路上實現了一個又一個偉大飛躍,,取得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今天,我們可以告慰孫中山先生的是,,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
同志們,、朋友們,!
我們對孫中山先生最好的紀念,就是學習和繼承他的寶貴精神,,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因素,,為他夢寐以求的振興中華而繼續(xù)奮斗,。
——我們要學習孫中山先生熱愛祖國、獻身祖國的崇高風范,。孫中山先生最大的特點是熱愛祖國,,一生追求實現民族獨立和發(fā)展振興的理想,對此矢志不移,、無比堅定,。孫中山先生說:“做人的最大事情是什么呢?就是要知道怎么樣愛國”,。他總是以“愛國若命”,、“一息尚存,不忘救國”等鞭策自己,。孫中山先生具有高度的民族自尊和民族自信,,不泥古、不守舊,,不崇洋,、不媚外,強調“中國的社會既然是和歐美的不同,,所以管理社會的政治自然也是和歐美不同”,;“發(fā)展之權,操之在我則存,,操之在人則亡”,。他從坎坷人生經歷和長期斗爭實踐中得出一個道理,就是改造中國必須從中國實際出發(fā),,走適合中國國情的道路,。
古今中外的歷史都告訴我們,世界上沒有一個民族能夠亦步亦趨走別人的道路實現自己的發(fā)展振興,,也沒有一種一成不變的道路可以引導所有民族實現發(fā)展振興,;一切成功發(fā)展振興的民族,都是找到了適合自己實際的道路的民族,。今天,,我們要開創(chuàng)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局面,必須大力弘揚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堅信中華民族有能力走出一條成功的復興之路,。愛國主義是具體的,、現實的。在當代中國,,弘揚愛國主義就必須深刻認識到,,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社會主義制度必須長期堅持,不可動搖,;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開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長期堅持,,不可動搖;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扎根中國大地,、借鑒人類文明優(yōu)秀成果,、獨立自主實現國家發(fā)展的大政方針必須長期堅持,不可動搖,。我們要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守護好、建設好我們偉大的國家,。
編輯:薛曉鈺
關鍵詞:習近平 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