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場>一點一評一點一評
《過訪帖》再現北宋變法風云中的曾氏家族命運
2016年嘉德春拍“大觀”中,,一件曾鞏《局事帖》以2.07億元成交,,一時間成為業(yè)內乃至社會關注的焦點,。2016年秋拍,,嘉德再次征集到一件曾鞏之姪曾紆的《過訪帖》,,這件作品與曾鞏的《局事帖》同在1996年紐約佳士得釋出,,作為目前市場上流通的第二件曾紆作品,,該件作品有哪些精彩的故事,,以及藝術價值,?
曾紆《過訪帖》
曾紆其人
曾紆(1073-1135)字公袞,,晚號空青先生,。江西臨川南豐人。曾紆祖上世代為學者,,父親是北宋時期的丞相曾布,,其伯父更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鞏,也多是因為曾鞏的緣故,,才得以被后人知曉,,與曾鞏、曾布,、曾肇,、曾纮、曾協,、曾敦并稱“南豐七曾”,。
曾紆天資聰穎,十三歲時已經在詩文上有多開悟,,伯父曾鞏以韓愈的詩文傳授指導,,學習更加上一層樓。十八歲時,,曾紆便在開封認識了當時著名的書畫家米芾和黃庭堅,,還得以觀摩懷素《自敘》以及馬公麟的《五馬圖》,為幾十年后為其兩部巨著題寫跋文奠定了基礎,。從這時候起,,他與黃庭堅、米芾等諸多文化名人,、書畫大家結為忘年交并與書畫結緣,。
曾紆《懷素自敘帖跋》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然而,曾紆一生不得志,,仕途坎坷,。起初,曾紆以恩蔭補為承務郎,,28歲時,,被時任二后山園陵使的父親授予“從事”官職,正式進入官場,。然而父親曾布是王安石等新黨中的人物,,支持變法,而曾紆結交并追隨的是黃庭堅等舊黨中人物,。北宋元豐八年(1085)宋神宗去世,,年僅九歲的哲宗繼位,由宣仁太后同處分軍國事,同年司馬光任宰相,,全面廢除王安石變法,、恢復舊制。前后歷時九年,。反對變法一派被稱之為“元祐黨人”,。崇寧元年(1102)宋徽宗用蔡京為相,重新啟用新政,,將黃庭堅,、蘇軾等稱作奸黨,分別定其罪狀,,并由宋徽宗親自書寫姓名,,刻在石碑上,稱之為“元祐黨人碑”,,且碑上所列名的人一律“永不錄用”。這一年,,黃庭堅被貶宜州,,而曾紆也被貶永州零陵?!包S庭堅在貶謫宜州時,,經過零陵,曾專程去看望同樣遭貶的曾紆,,并看到了他的近作《江樾書事二小詩》,,黃庭堅大為贊賞,并將它書寫在自己的團扇上,,當時的一些詩人還以為這是黃庭堅自己的詩作,。”而對所謂舊黨的窮追猛打,,曾紆的父親曾布也參與其中,。
多年后曾紆被赦免,調任書寧國軍(治今安徽宣城縣)節(jié)度判官,。終其一生,,命運坎坷?!八氖旰?,曾紆重見《五馬圖》亦為之題寫了長跋。因為他的題跋,,李公麟這一杰作被染上了一層凄美的神話色彩而為后世愛好者及研究者傳頌不已,。“‘當崇寧癸未,余以黨人貶零陵,?!瘶O為簡單的一句話,悲涼地道出了曾紆因為政見不同并與舊黨諸名士包括其伯父曾鞏的親密關系,,而被定為舊黨人物,,遭到排斥打擊,貶放‘窮徼’,。而對所謂舊黨的窮追猛打,,他的父親曾布也參與其中。北宋末黨爭的慘烈從曾紆身上,,從他《五馬圖》仿佛并無表情的短短一句話中已見端倪了,。”中國嘉德顧問,、資深書畫專家尹光華在“北宋曾紆及其《過訪帖》簡考”一文中寫道,。
《過訪帖》:寫給允直知縣七哥的一封信
被汪藻論為:“沉著痛快,得古人筆意”的曾紆篆隸書今已不見于世,,但他同樣有這種趣味的行草書則還能見到幾件,。一是今藏臺北故宮博物院《宋人法書冊》中之《草履帖》,一是舊為張文魁收藏的《人事帖》,,一是亦為張文魁舊藏,,今秋再度問世的《過訪帖》。
《過訪帖》白宋紙本,,高32.5厘米,,寬45厘米。行草書十行,。文云:“紆頓首,,適承過訪,深荷情眷,。疲曳未果,,扣關奉告,欣承挽,。起居佳定,。惠況太多,,實以無人可負,,拜賜亦已多矣!千萬恕察,,不悉,。紆再拜,。允直知縣奉議七哥?!毙诺膬热菔钦f允直去拜訪曾紆,,自己因為疲勞困頓而“不果”見面??赡苁谴卧缭u便要出行,,故連夜差人“扣關”送上這封信。由于允直送來的東西太多,,(拜賜亦已多矣)因自己人手不夠“無人可負”,,因此有些東西還是送回去,請他“千萬恕察,,”并非不領情,。
曾紆《草履帖》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過訪帖》和《草履帖》、《人事帖》三札都有同一上款,,且同樣都為南宋“珍繪堂”所藏,。尹書華考證:曾紆嘗任寧國軍節(jié)度判官,當時宣城一帶大水,,根據當時的賑貸法必須經部議通過才能放貸賑濟,,太守猶豫不能斷,曾紆認為此事急迫不能拖延,,自己是這方面主管,愿意承擔一切責任,,先救“垂死之民”要緊,。聯系《草履帖》所說“道中雨淖,狼狽之甚,,欲煩左右置草履以濟兵卒”,,并請“借一、二十人相接”以及《過訪帖》中“疲曳未果……惠況太多,,實以無人可負”云云,,似與水災及賑濟等煩瑣辛勞相關。且二札書寫都有匆匆即書的痕跡,,不僅風格相同,,且少露鋒穎,用的或許竟是同一枝禿筆,,令人想見二札似乎是在一個甚為困苦和繁忙的環(huán)境中所寫,。因此,它們書于寧國任上賑災救災之時是很有可能的,。
張文魁舊藏曾紆《人事帖》
至于被曾紆稱為“知縣七哥”的允直,,目前尚不能確知其為誰。“但名人寫信的對象未必也一定是著名人物,,宋代當知縣的人甚多,,史書記載的只是極為少數的一部分,即使同字‘允直’的也未必就是曾紆所稱的‘七哥’,?!?/p>
900年流傳
曾紆 《過訪帖》鑒藏印
曾紆的書法作品傳世尚有幾件,但《過訪帖》是繼北京保利2010年拍賣的《人事帖》后僅見的一件市場流通的作品,?!哆^訪帖》右下角鈐蓋的一方“珍繪堂記”印,應是南宋時期的一位藏家,,具體是誰,,現在不得而知?!半m然這個藏家是誰還沒有考定出來,,但是很多重要的博物級藏品中都可見到這方印?!奔蔚鹿糯鷷嬞Y深專家欒靜麗告訴雅昌藝術網,。
到了清代,《過訪帖》流傳到名士錢泳手上,,并鈐有“吳越王孫,、錢立群氏審定真跡”。錢泳(1759-1844),,原名鶴,,字立群,號臺仙,,一號梅溪,,清代江蘇金匱(今屬無錫)人。吳越王三十世孫,。工詩詞,、篆、隸,,精鐫碑版,,善于書畫,兼作印,。畫山水小景,,疏古澹遠。著有《唐賜鐵券考》,、《履園叢話》,、《履園譚詩》,、《蘭林集》、《梅溪詩鈔》等,。
張蔥玉對《過訪帖》的鑒題墨書
到了民國,,《過訪帖》被著名藏家譚敬及鑒定家張珩遞藏。宋人書札,,落款多不具姓,,具名則每率意潦草且多異體變形之字,頗難辨認,?!哆^訪帖》一直被人誤定為北宋前期錢惟治書,張蔥玉在《過訪帖》裱背附有二行鑒題墨書:“此帖是曾紆空青,,非錢惟治,。珩審定記?!?/p>
解放前夕,,張蔥玉經濟發(fā)生巨變,所收宋元書畫及大批名人書札皆變賣,,《局事帖》和《過訪帖》均被上海實業(yè)家張文魁所得,。1996年,其交付佳士得紐約拍賣,,曾鞏《局事帖》以50.85萬美元成交,,曾紆《過訪帖》以3.45萬美元成交。張文魁(1905-1967),,字師良,,上海浦東人,故居涵廬,,早年經商,,頗有成就,。分事之余,,酷好書畫收藏,與滬上收藏家龐萊臣,、吳湖帆,、譚敬、張珩等過從甚密,。其收藏的驚人之處在于宋元信札多至四,、五十通之多,故宮博物院曾入藏十幾通,。
在中國收藏家吳爾麓的幫助下,,尤倫斯夫婦在紐約佳士得拍賣會上以50.85萬美元競得曾鞏《局事帖》,,而曾紆《過訪帖》則被經濟學家張五常先生以3.45萬美元收藏,并鈐有“五常鑒賞”印,。
時隔20年之后,,《過訪帖》再次出現在中國嘉德2016秋拍“大觀—中國書畫珍品之夜·古代”專場,估價3500-4500萬人民幣,。
作為一件北宋書法,,經歷了九百年種種歷史劫難與歲月浸蝕仍保存相當完好,顯然是十分稀有而珍貴的,。2016年春拍,,曾鞏《局事帖》以2.07億元被王中軍收藏,此次曾紆《過訪帖》的再次上拍,,能否贏得藏家的青睞值得期待,。
編輯:陳佳
關鍵詞:《過訪帖》 再現北宋變法風云中 曾氏家族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