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xiàn)場>訊息訊息
栗憲庭:藝術家必須永遠堅持你個人的感覺
有過20多年當代之術的經(jīng)歷之后,,我越來越對現(xiàn)代藝術史中,,杜桑和博伊斯提過的兩個口號深有感觸,一個是生活就是藝術,,一個是人人都是藝術家,。它的革命性在于,,使藝術從繁難的技藝,、從象牙塔中解放出來,。
就是說一個農(nóng)民在鋤地的時候,,哼哼小調,他娛樂了,,這就是藝術啊,。
一個真正的藝術家必須永遠堅持你個人的感覺,永遠不被體制操控,。
藝術本來就是這樣一個自我拯救的途徑,。但是直到現(xiàn)在,所有的藝術體制,、藝術博物館,、藝術批評家、收藏家,、藝術經(jīng)紀人等等,,又都在挑選藝術家,那么挑選本身,,使一些人成功了,,這在事實上否定了現(xiàn)代藝術這兩個原則,把所有不成功的藝術家排斥在藝術體制之外,。
我在TOM網(wǎng)上公開聊天時,,一個人問你怎么看一位著名藝術家現(xiàn)在的作品?我說了一句話,,成功的藝術家已經(jīng)不在我的視野之內了,,也就是說,我關注的是藝術的鮮活狀態(tài),,他一旦成功就變成品牌,,變成品牌以后就有一個制造問題,就是在體制之內不斷復制的危險性,。
當然事實上這是一個悖論,,社會一定會挑選藝術家,我們的難度是如何面對挑選,。我喜歡這樣來理解“大浪淘沙”這個詞,,人們喜歡看到被大浪淘洗出的金子,我更看重大浪裹挾著沙子和金子的那種瞬間,。如果沒有大浪,,沒有大浪裹挾著大量的沙子,金子怎樣能產(chǎn)生出來的,?事實上還有一種危險,,當大浪淘沙過后,,金子被留在了歷史中,所有的后人,,就被這金子的歷史所教育,,形成一種看藝術的經(jīng)驗,開始以“看金子”一樣的眼光,,挑剔今天的藝術,。
事實上,今天的金子不但被裹挾在沙子里不容易被看見,,金子也不是昨天的金子,,所有今天發(fā)生的藝術,都不是以往經(jīng)驗所能把握的,。所以,,只看“金子”眼光的本身,就形成了阻礙藝術發(fā)展的社會保守力量,。我以為大浪淘沙的瞬間往往是一個新藝術將要產(chǎn)生的鮮活狀態(tài),。
體制永遠會有。一旦被西方接納的時候,,你當時很興奮,,突然發(fā)現(xiàn)背后那個網(wǎng)可能更牢固,可能更大,。我想這正是考驗一個藝術家的時候,。這里邊有太多的現(xiàn)實問題,身價越炒越高,,名氣越來越大,,尤其是美國式的消費文化,所謂明星操作模式,,在很年輕時就看到自己的輝煌,,本身就有吸引力,巨大的誘惑,,幾乎是無法抗拒的,。
編輯:陳佳
關鍵詞:栗憲庭 藝術家 必須永遠 堅持你個人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