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藏聞逸事藏聞逸事
探秘三星堆
磚廠取土堆
1979年馮漢驥的遺作發(fā)表時,,距離月亮灣遺址被燕道誠父子挖掘已經整整半個世紀,。除了有限的幾次考古發(fā)掘,其他的出土文物大多是被燕道誠父子一樣的當地農民在勞動中無意間零星挖出,,被當成“意外之財”,。當地人鮮有文物價值的概念,更不會把他們祖輩生活,、勞作的這片土地看成文明遺址,。
今年已88歲的文物工作者敖天照對此深有體會。他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在廣漢縣文化館工作,,卻對三星堆知之甚少,。直到1973年被送到湖北,參加為期一年的長江流域考古培訓,,這位廣漢的基層文物干部才知道身邊文物的重要性,。
那次培訓的講師中有著名考古學家、北京大學教授嚴文明,。嚴文明聽說敖天照來自廣漢,,當時就點著他說:“你從廣漢來,你要注意哦,,你們那里的三星堆很重要,。”敖天照至今依然記得當時嚴文明說這句話時認真的語氣,。
1975年,,培訓歸來的敖天照馬上去找“很重要”的三星堆。此前,,他甚至不知道三星堆究竟在哪里,。
找到三星堆,敖天照更揪心了,。
三星堆旁建起了一座磚廠,。被考古工作者視為重要遺跡的三星堆,卻被磚廠當成了三個最便捷的天然大土堆,,正源源不斷地取土燒磚呢,。
現在劃定的三星堆遺址區(qū),跨越廣漢兩個鎮(zhèn)的七個村子,。敖天照說:“三星堆屬于中興公社范圍,。公社就利用三星堆的土堆取土,辦了個集體磚廠,。挖出的陶片被成堆扔在一邊,。我一看,陶片年代應該是新石器時代晚期的,火候不高,,手感比較軟,,器形也比較原始,說明時間很古老,?!?/p>
當年年底,敖天照寫了一份緊急報告,,同時帶著磚廠工人挖出的三星堆的一些陶片,,找到四川省文管會。
“我呼吁發(fā)掘三星堆,,我說你們趕快派考古隊下來,。那時候盼考古隊就像盼救火隊?!卑教煺照f,。
但是,敖天照并沒有立刻盼來三星堆遺址的“救火隊”,。他只能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在月亮灣老鄉(xiāng)家里,四處收集磚廠挖出的三星堆文物,。
村民偶爾挖到些玉石制品,,原始的樣子并不讓人覺得珍貴。1978年,,敖天照聽說有人幾年前發(fā)現了一坑顏色漂亮的“鵝卵石”,,已經散落各家。他走村串戶去收集,,“一看就是人工打磨過的磨石”。村民們把“石頭”留在家里“給娃娃?!?,聽說有文物價值,也相當配合地上交了,。
真武村4隊在挖沼氣池時,,敖天照生怕糟蹋了地里文物,在一旁盯著看,,給大家宣傳“新石器時代就有人在這里活動了,,他們還沒有銅器,就用石斧頭砸東西”,。村里一位大媽聽到了說,,“我家有一個磨過口的石片,還很好用”。敖天照到她家一看,,“是一把十幾厘米的石斧”,。他給大媽拍了照片,獎勵她1塊錢,。
敖天照說,,他并沒有購買這些文物,都是用很少的錢,,作為上交文物的獎勵給了老鄉(xiāng),。他把收集來的上百件文物,暫時存放在廣漢縣房湖公園內一處閑置的空房子里,,他自己也居住在附近,。
敖天照如今還收藏著不少村民“獻寶”的照片。所幸,,早年散落民間的許多三星堆遺址文物,,后來大部分被追了回來,保存在四川大學博物館內,。
1980年春天,,磚廠取土導致三星堆嚴重破壞,三個堆子僅剩了半個,。四川省文管會終于將三星堆的考古發(fā)掘工作提上了議事日程,,真正的“搶救性”發(fā)掘開始了。
“四川省考古隊進駐三星堆遺址,,就是從工人的鋼釬下‘搶’文物,。”敖天照說,。
“村民們還是很淳樸的,,很配合?!卑教煺栈貞?,但是當地要發(fā)展經濟,磚廠不愿向考古隊妥協,。敖天照和四川省考古隊隊員陳顯丹一度追著磚廠廠長跑,,廠長最后說:“這里也不能挖,那里也不能挖,,你們倒是給我圈出個可以挖的地方來,!”
四川省考古隊劃了1200平方米的搶救性發(fā)掘面積,但考古隊都已進場,,磚廠卻照樣取土燒磚,,時不時地跟他們搶地盤,。幾處后來被確定為城墻的遺址,也被磚廠取土,,挖了不少,。
考古隊在三星堆爭分奪秒的搶救性發(fā)掘,發(fā)現了龍山時代和距今3000年至4000年的房屋基址18座,,墓葬4座,,出土了數百件陶器、石器,、玉器文物和數萬片陶片標本,。
兩年后,國家文物局決定對三星堆??顚m椏脊虐l(fā)掘,。經過反復的考古調查,考古隊確定三星堆遺址的范圍約在十二平方公里以上,,應當是四川迄今為止發(fā)現范圍最大的一處古文化遺址,。
三星堆的發(fā)掘工作,終于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三星堆的磚廠,,并沒有因為國家文物局的考古項目而遷址,甚至都沒有停止從三星堆取土,。不過,,磚廠對考古隊的態(tài)度有所轉變,他們開始配合考古隊工作,,取土時挖出的文物或者線索,,都會馬上上報給考古隊。
三星堆遺址考古最重大的突破,,被磚廠工人兩鋤頭挖了出來,。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三星堆 三星堆祭祀坑 三星堆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