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聚·焦點聚·焦點
錢念孫:以文化自信應(yīng)對危機挑戰(zhàn)
習近平總書記最近多次強調(diào)文化自信的重要性,。他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我們說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說到底是要堅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痹趹c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他進一步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礎(chǔ)、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
錢念孫
自信是一種相信自己的心態(tài),,是我們積極工作和樂觀生活的重要精神力量,。對一個國家和民族來說,,文化自信是民眾對祖國文化傳統(tǒng)和核心價值的充分肯定,,它積淀著民族文化的基因與精神,寄寓著人民的選擇和愿望,,連接著國家的歷史和未來,。因此,文化自信既包括對國家發(fā)展路徑和發(fā)展理念的積極認同,,也包括對國家政治體制和運行機制的真誠擁護,,更飽蘊對自身文化根基和未來發(fā)展前景的信心和期待。
樹立和增強文化自信,,需要檢討和消除文化自卑心理,。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曾歷經(jīng)坎坷,,先后遭際西方列強入侵,,山河破碎、內(nèi)憂外患,。積貧積弱,,飽受欺凌和歧視的現(xiàn)實,使許多人一面懷疑乃至否定自己文化傳統(tǒng)的精神價值,,一面從日用器物到思想文化唯西方馬首是瞻,。這種崇洋媚外的心態(tài),至今在不同領(lǐng)域仍屢見不鮮,。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指出:“如果‘以洋為尊’,、‘以洋為美’、‘唯洋是從’,,把作品在國外獲獎作為最高追求,,跟在別人后面亦步亦趨、東施效顰,,熱衷于‘去思想化’,、‘去價值化’、‘去歷史化’,、‘去中國化’,、‘去主流化’那一套,絕對是沒有前途的!”我們的文化自信,,不僅有生機勃勃,、日新月異的社會發(fā)展現(xiàn)實作支撐,還有伏源深廣,、根繁葉茂的傳統(tǒng)文化作根基,。
當前,中國已是世界第二大經(jīng)濟體,。如果說民族振興的壯麗景觀,,意味著我們在國際競爭的長跑隊伍中逐漸追趕上第一方陣,給了我們文化自信以充足的現(xiàn)實理由,,那么源遠流長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則以悠久厚重的歷史和博大精深的內(nèi)涵,賦予我們文化自信以深厚底蘊和堅忍定力,。綿延五千多年的中華文化,,在不懈奮斗和艱辛跋涉的漫漫旅程中,積累了解決各種復雜問題的豐富智慧,、寶貴經(jīng)驗和堅毅精神,。這不僅為我們今天理解、接受和消化世界各民族文化,,練就了博采眾長的胸襟和才干,,更賦予我們深廣視野和過人睿識,以縱橫捭闔的手段和沉著從容的心態(tài)應(yīng)對各種危機與挑戰(zhàn),。
詩書傳承的中華文化,,其魅力就在于它給了中華民族以行動的自覺,以及以文化為依托而取得成功的自信,。在五千年中華文化里,,我們能找到燦爛的典籍文化,也能感受到自強不息的行動精神,,還有解決問題實現(xiàn)成功的堅定決心,。這就是我們的文化自信,是我們勇敢面對困難,,不斷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境界的精神動力,。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征程中,五千年的文化自信給我們志存高遠并志在必得的信心,、勇氣和力量,。
(作者系安徽省文藝評論家協(xié)會主席、省社科院研究員)
編輯:邢賀揚
關(guān)鍵詞:錢念孫 文化自信 危機挑戰(zhàn) 文化自卑 中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