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聚·焦點聚·焦點
駱沙鳴:兩岸共沐奧運雨露
在秋高氣爽的日子里,我們都在關注著里約奧運賽場上的中華兒女:中國隊以10金5銀8銅的成績居獎牌榜前列,表現(xiàn)搶眼,。與此同時,中華臺北隊和中國香港隊也有不俗表現(xiàn),,其中中華臺北隊舉重女將許淑凈斬獲1金,射箭女子團隊和女子舉重分別摘得1銅,。面對喜訊,,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因為不論是中國隊還是中華臺北隊,,以及香港的選手,,只要贏得比賽,都是為中國人爭光,。
中華臺北選手許淑凈斬獲女子舉重53公斤級金牌
這種喜悅是極富感染力的,,每位華人都為之激動。每逢體育大賽,,“加油”是中國人喜歡并頻頻使用的詞匯。但在當下,,在里約奧運會期間,,兩岸同胞筆下、口中的“加油”,,已遠遠超越體育范疇,。在網(wǎng)絡上,我們不斷看到兩岸網(wǎng)民這樣的留言:“兩岸中華兒女加油,!”“兩岸中國人心手相連,、共創(chuàng)雙贏,我們將共同書寫中國的光榮史,!”盡管兩岸政治背景不一樣,,但奧林匹克是沒有界限和區(qū)隔的。兩岸同胞共同加油,、共同努力,,互相欣賞、互相贊美,,尤其是兩岸青少年情感互動與心靈契合在此得到同頻共鳴,。
兩岸同喜,不僅在于一起收獲獎牌,也在于它為海峽兩岸進一步加強體育文化交流提供了很好的契機,。其實中華臺北隊的這枚金牌就已經(jīng)蘊涵了海峽兩岸同胞的交流和友誼,。
事實上,臺灣體育向上的潛力巨大,,兩岸體育交流的空間巨大,。近年來,臺灣乒乓球選手,、舉重選手多次到大陸訓練,;中華臺北舉重隊聘請大陸教練執(zhí)教,對其運動成績的提高顯然大有助益,。尤其是2004年以來,,中華臺北射擊隊每年都到福建省射擊中心集訓。不可否認,,體育交流促進了兩岸體育水平的提高,。
兩岸共同自立自強于世界民族之林,兄弟齊心,、其利斷金,。2008年北京奧運會之后,兩岸無論在經(jīng)貿(mào),、文化,、旅游各個方面交流更多了,基礎更扎實了,。如今,,借里約奧運會之東風,期盼進一步加強兩岸體育文化交流合作,,促使健康與運動成為兩岸民眾的一種生活方式與習慣,,創(chuàng)造更多的體育消費商機;將兩岸文化創(chuàng)意產(chǎn)業(yè)與體育產(chǎn)業(yè)有機結(jié)合,,提供更多個性化服務,,大力發(fā)展健身運動器械產(chǎn)業(yè)和智能化體育健身設備;制作兩岸奧運金牌(獎牌)運動員比賽的VCD和VR(虛擬與現(xiàn)實體驗),,提升中華體育文化傳播力,、軟實力和影響力,共同打造奧運場上的中華文化時代符號和整體形象,,奠定更多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的互信基礎,、民意基礎與價值基礎。
我堅信,,里約奧運賽場上還將傳來更多兩岸運動員摘金奪銀的故事,。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委員說奧運 駱沙鳴 中華臺北隊 中國香港隊 許淑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