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孫中山靈櫬奉安南京始末公開 萬件原始檔案將首次影印出版
孫中山先生靈櫬奉移南京之路修的何許艱難?民國建筑大師設(shè)計圖紙中的南京中山陵原型與現(xiàn)在的有何不同,?都有哪些民國的名流官員出席奉安大典,?
3月12日,,民眾在南京中山陵祭堂拜謁。當日是孫中山先生逝世91周年紀念日,,社會各界人士前往南京中山陵拜謁,。 記者 泱波 攝
13日,南京市檔案館向社會公布,,該館館藏的近2000卷南京中山陵封存檔案,,以及南京中山陵孫中山紀念館和南京市城市建設(shè)檔案館所藏的涉及孫中山先生及中山陵建筑的史料文獻,將于今年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前,,首次以原版影印形式全部結(jié)冊出版,。
據(jù)悉,該批檔案橫跨1925年至解放前的二十余年時間,,不遺巨細地載錄了奉安大典前后,,圍繞南京中山陵這座重要的歷史建筑群,發(fā)生的各類事務(wù),、人員及活動,、軼事。
“這批近2000卷,、多達萬余件的史料檔案,,起自1925年3月孫中山先生病逝前后,止于1949年4月解放軍和平接收中山陵,,時間跨度24年,。檔案主要來源是孫中山先生葬事籌備處、總理陵園管理委員會,、國父陵園管理委員會等機構(gòu)不同時期的檔案文獻,,是保存最為完整的官方資料,。”南京市檔案館史料利用開發(fā)處處長王偉告訴記者,,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該館就對中山陵民國檔案進行了系統(tǒng)的整理開發(fā)利用,形成了大量的編研成果,。
據(jù)其介紹,,這批檔案的珍貴之處在于:大部分為原始件,是孤本,、珍本,,不僅具有獨特性,而且具有稀有性,;檔案書寫精美,、文體新穎,全部用墨筆在手工紙上書寫而成,,可以看出書寫者的個人風格,;檔案類別豐富,不僅有訓(xùn)令,、指令,、公函、電報,,還有往來信件,、會議記錄、日記,、文獻等文書,,可以作為民國文學(xué)的極好示范;此外,,細致的保存令這批檔案保留了完整的時間,、地點和人物細節(jié),更涉及了很多當時名流政要的軼事,,對于民國歷史研究非常重要,。
編輯:邢賀揚
關(guān)鍵詞:孫中山 靈櫬奉安 南京 原始檔案 影印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