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不必對偷雞腿的故事過分解讀
偷雞腿母親的故事,一波三折,,反轉(zhuǎn),、反轉(zhuǎn)、再反轉(zhuǎn),。我卻覺得,,這個事件其實就是我們自己感動了自己。從這個母親的角度看,,她不過是做了一個選擇,,一個錯誤的選擇。
“為了孩子”是一個理由,,但這絕不能成為盜竊的理由,,更與偉大無關(guān)。事情報道出來后,,很多網(wǎng)友心情激動地評價說:“貧窮讓母親為了孩子放棄了做人尊嚴,,這是母愛的偉大?!比绻@個理由成立的話,,那么大部分小偷都可以是英雄了,誰不是迫于生計呢,?況且還有一些人連病都看不起,。
在相關(guān)的采訪報道中,我還留意到一個細節(jié):這個母親帶孩子來看病,,投奔了當?shù)匾粋€親戚,,案發(fā)時說給孩子看病只剩300塊錢了,眼看就撐不下去了,。注意“300塊”與“眼看”這樣的字眼,,不是我在這里吹毛求疵,只是想從邏輯上證明,,如果單純就給孩子吃一個7塊錢的雞腿,,那么偷真心不是這位母親的最后選擇,這就是她的一時糊涂,。
然后,,再從警方,、媒體包括愛心者的捐款行為看,大家捐款的目的不是為了給孩子吃雞腿,,而是為了給孩子看病。如果孩子沒有病,,當媽的就是偷只雞回來,,估計也不會有人捐款。同樣道理,,即使沒有偷雞腿,,如果大家發(fā)現(xiàn)孩子看病困難,估計也會有善良的人慷慨解囊,。偷雞腿只不過是大家發(fā)現(xiàn)孩子有病的原因,,邏輯上真的與捐款目的無關(guān)。所以說,,因為偷雞腿而獲得30萬元捐款,,這個命題不成立。
其實,,這位母親拿雞腿時并不一定多想,,就是隨手把雞腿塞包里而已。就像我們小時候最煩做的語文閱讀理解一樣,,出題老師總會問,,作者在寫這段文字時的心情是什么?想的什么呀?其實作者有時候真沒多想,。
整個事件實際上可以這樣概括:警察處理一起治安案件時,,發(fā)現(xiàn)了一個孩子患腎病卻無錢醫(yī)治,然后發(fā)出捐款的號召,,隨后在媒體的宣傳推動下,,大量愛心人士紛紛捐款,幫助這個孩子暫時渡過難關(guān),。就這么簡單,,跟偷雞腿真的沒什么關(guān)系。當然,,部分媒體在宣傳時,,導向確實也有點跑偏了。所以說,,每個人對待這個事件都應該淡定從容些,。
指點江山者沒必要盯著一個7塊錢的雞腿不放,口誅筆伐者因為人家超市,、警察都沒有怎么著,,關(guān)你什么事?慷慨解囊者也不必糾結(jié)是不是慣偷的事情,,因為錢是捐給孩子看病的。說俗點兒,,做慈善是給自己積德,,說雅點兒,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無關(guān),。
真正需要思考的恐怕應該是決策者,究竟怎樣才能讓老百姓看得起病,,究竟怎樣才能避免再出現(xiàn)類似的事情,。(馬岳君)
編輯:劉文俊
關(guān)鍵詞:偷雞腿母親 偷雞腿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