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千名市民捐出家中老物件兒
南鑼地鐵壁畫嵌入“北京記憶”
經(jīng)過3年的搜集和整理,,由北京市民捐贈的1700多件承載著城市記憶的老物件兒日前被鑲嵌進壁畫,,成為地鐵8號線南鑼鼓巷站一道獨特的風景,。
翻了半天家底兒,,終于找到一塊媽媽用了半輩子的梅花牌手表;泛黃的工資條上還清晰寫著“龔躍廷,,離,、退休、退職前標準工資52.80”,;至今已50年的三市斤糧票四邊一點都沒破損……3年前,,一項名為“北京記憶”的公共計劃在8號線南鑼鼓巷地鐵站啟動,征集屬于北京人的老物件兒,、老國貨,。近日,征集到的1793個老物件兒被鑲進了地鐵壁畫的琉璃塊里,,永久展出,。難能可貴的是,,不少寶貝背后的故事也被采集下來,一起拼裝出家國變遷,。
千名老北京“創(chuàng)作”地鐵壁畫
2013年初,,地鐵8號線正在為年底通車做準備。按慣例,,這時車站壁畫的設計方案就定了,。但南鑼鼓巷站的站廳里最早反映老北京生活的壁畫方案被推翻了。
“南鑼鼓巷站的裝修不能用琉璃塊簡單拼裝,!”提議修改的是中央美術(shù)學院城市設計學院院長王中,。作為“生于斯長于斯”的老北京,王中覺得南鑼鼓巷對北京來說太重要了,,這里留著難得的風貌和傳統(tǒng),,也見證著北京城的變遷。
新的方案是南鑼鼓巷地鐵站廳要用三千多塊十厘米見方的琉璃塊拼裝出來一幅20米長,、3米高的壁畫,,都是老北京提籠子遛鳥、拉洋車的畫面,。但有意思的是,,每個琉璃塊里還要鑲進老物件兒。新方案立刻與負責裝修的市軌道交通建設管理公司工程師李亞鐵一拍即合,。當年3月,,一項名為“北京記憶”的公共計劃啟動,面向所有新老北京人征集老物件兒,。
比如家里廢棄不用的蛤蜊油,鑲進琉璃塊裝飾到地鐵站的壁畫上,,老北京們看到想起的是自家的故事,,而外地人看到則能感受到北京的歷史。李亞鐵說,,除了征集物件,,大量志愿者走進捐贈者的家中,跟他們聊這些老物件兒的背景,、故事,,并把這些記錄到網(wǎng)絡平臺上,乘客掃壁畫上的二維碼就能了解這些屬于北京和北京人的故事,。
編輯:邢賀揚
關(guān)鍵詞:南鑼地鐵 壁畫 北京記憶 南鑼鼓巷站 地鐵 老物件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