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拒絕天上餡餅的經濟理性人人該有
6月5日,,瑞士舉行全民公投,,以決定是否每月向每名成年公民發(fā)放2500瑞士法郎(約合人民幣1.6萬元),,向每位未成年人每月發(fā)放625瑞郎,。如果公投獲得通過,,瑞士將成為全球首個給全民發(fā)無條件基本工資的“超級福利國家”,。結果,,有超過76%的投票者對這項奪人眼球的提案說“不”,。(6月6日新華網)
聽說人家每月能夠免費領取1.6萬元人民幣,,你表示羨慕嫉妒恨了嗎,?在我們周遭,香港,、澳門時常也會傳來發(fā)錢的消息,,不過大多是一次性的。瑞士是一個人口才八百多萬的小國,,是典型的高收入,、高福利、高消費國家。拿我們的人民幣收入去瑞士消費,,會感覺貴得肉疼,;即便當?shù)厝藪甑氖侨鹄桑活D飯人均20瑞郎,,相比6500瑞郎的稅前平均收入,,也不便宜。
正因為如此,,每月2500瑞郎的收入對當?shù)厝藖碚f并不是一筆大錢,,就像對北上廣的人們來說,每月2500人民幣不是大錢一樣,。但在我們的意識里,,發(fā)錢總是好事啊,為什么不要呢,?你完全可以一邊拿著政府發(fā)的2500瑞郎,,一邊再去工作啊,那不相當于直接加薪2500瑞郎嗎,?
暫且不說背后的公平與效率,,單說一個問題:錢從哪里來?因為羊毛只能出在羊身上,,總體大概只有兩個方法,,一是直接或間接地加稅,二是開動印鈔廠多印鈔票,。因為政府不能直接創(chuàng)造財富,,他要表演空手出牌的魔術,當然需要“道具”,。
這會帶來什么影響呢,?納稅人稅負必然增加,每個參加工作的納稅人,,除了要養(yǎng)自己的家人,,還得出錢養(yǎng)不工作的懶漢。通貨膨脹在所難免,,物價更加高企,,看似到手的錢變多,實際購買力卻不一定更好,。人們的創(chuàng)富激情會減退,,人性中的懶惰天性得到“激勵”,甚至不再愿意學習一技之長,,沒有找工作的動力,。對企業(yè)來說,勞動力的供需關系被人為改變,勞動成本因此更高,,加之稅負必然增加,,逐利的資本為何要留下?
“天上不會掉餡餅”只是一個常識而已,,但是,當違背常識的餡餅被包裝成“糖衣炮彈”,,我們卻容易迷失理性,。這是人性的弱點,因為我們太過依賴直覺與感性,,卻不愿走入事件深處去理性地思考,。四年前,瑞士選民以66.5%的比例否決了工會提出的每年6周帶薪休假的福利提案,。反對者認為增加假期并不會減少工作壓力,,反而會增加工作成本,影響瑞士經濟,。
換作我們,,會否覺得不可思議?要是有人膽敢反對,,會否被唾沫淹死,?經濟學家對勞動合同法提出質疑,不就被罵個狗血淋頭嗎,?當然,,你可以說人家是拒絕“錦上添花”,我們吁求的是“雪中送炭”,,但背后的經濟思維并無二致,。我們需要明白的是,良好的愿望,,并不等于客觀的事實,。相反,無視客觀事實,,良好愿望或者道德苛責,,往往會走向可怕的反面。
舉例而言,,我們總是希望兩全其美,,其實,這未嘗不是另一種“天上掉餡餅”,。比如我們強調要去產能,,卻又不讓出現(xiàn)工人下崗;比如我們要求降低社保費率,卻又聲稱不會降低參保待遇……自相矛盾的背后,,只會扭曲政策的落實,。瑞士要發(fā)錢,也完全可以宣稱,,不會造成通脹,,不會養(yǎng)懶漢,不會減損企業(yè)競爭力,,不會提高稅負——可是,,這真的可能嗎?(舒圣祥)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天上餡餅 經濟理性 瑞士 福里 發(fā)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