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yī)·問藥>健康識堂健康識堂
夏天老是出汗多為什么 中醫(yī)教你飲食調(diào)理
夏天老是出汗多為什么,?很多朋友都有這樣的體會,,雖然說出汗正常,但一到夏天就真的是汗如雨下,,對于女性朋友來說,,更是會花了妝容。今天我們從飲食著手,,告訴你該如何調(diào)理,。
五個常見部位出汗原因
1、 額頭出汗——肝陽上亢
如果你的額頭常常會出很多汗,,中醫(yī)認為這可能是由于你的肝陽上亢引起的,。
2、 鼻子出汗——肺氣不足
如果平時鼻子總出汗,,說明肺氣不足,,需要調(diào)理補氣。西醫(yī)認為這是免疫力低下的表現(xiàn),,需要提升免疫力,。
3、 頸部出汗——內(nèi)分泌失調(diào)
頸部汗腺分布稀少,,所以很少有人頸部會出汗,。如果你的脖子常常出汗,可能與你全身內(nèi)分泌失調(diào)有關(guān),。
4,、 胸口出汗——脾胃失和
如果你的胸口經(jīng)常出汗,中醫(yī)認為這是由于你身體你的脾胃失和導致的,,這說明你的體內(nèi)的血液循環(huán)非常很慢,,氧氣運輸不是特別順暢。
5,、 手心,、腳心出汗——血虛
若情緒緊張、激動或害怕,,手心或腳心就容易出汗,,中醫(yī)認為這是脾失運化、脾胃濕熱,、血虛的表現(xiàn),。
4種出汗情況該如何飲食調(diào)理
1、 白天動一動就大汗
白天不活動或輕微活動的情況下,,就汗出不止,。這些人常有身體虛弱,、說話語聲較低、食欲差,、易感冒等特點,,中醫(yī)認為是氣虛的表現(xiàn)。
支招:飲食上可選山藥,、豆?jié){,、牛羊肉等,,也可用黨參或黃芪燉雞或腔骨,,以補益機體,緩解氣虛,。還可練習太極拳,、八段錦等增強體質(zhì)。
2,、 手足心汗多
到了夏天,,許多人的手心就很容易出汗。通常這樣的人,,腳汗,、腋窩汗也出得厲害。
支招:若手足心多汗伴隨腹部脹滿疼痛,,大便不通,,多屬于腸道內(nèi)有積糞的熱征,可服用通便藥,;若有手足心多汗伴隨口干,、牙齦腫痛等,多屬于胃熱,,可服用清胃熱的牛黃清胃丸,、清胃黃連丸等。
3,、 頭面部汗多
很多人一吃飯頭上就大汗淋漓,,老人和產(chǎn)后身體虛弱的女性,也會有頭汗過多的情況,,多屬于氣虛,。
支招:若同時有上腹脹滿、口渴,、不想吃飯,,多為積食,可減少進食量,、吃清淡飲食緩解,;若伴隨肢體沉重無力,,胃脹不適,想嘔吐,,身體發(fā)熱,,舌苔厚而黃膩,應注意清淡飲食,。
4,、 半夜出汗多
睡著出汗,醒來汗止,,中醫(yī)稱“盜汗”,。
支招:可選百合、雪梨等滋陰,,少吃羊肉,、洋蔥、蔥,、姜,、蒜等熱性食物,也可用沙參,、麥冬,、五味子或西洋參等泡水飲用。
飲食上該如何調(diào)理汗多情況
首先,,汗多的人應當適當吃一些能夠補充身體水分的食材,,多吃養(yǎng)陰清熱生津的食材,如蓮子,、百合,、西洋參(花旗參)、太子參,、沙參,、玉竹、麥冬,、石斛,、銀耳、雪梨等,。同時,,入夏后人體臟腑肝氣漸弱、心氣漸強,,酸入肝,、苦入心,故宜采取增酸減苦的飲食原則,可適當多吃些酸味食物,,如番茄,、檸檬、烏梅,、葡萄,、山楂、菠蘿,、芒果,、獼猴桃等。酸性收澀,,可預防流汗過多而耗氣傷陰,,且能生津解渴,健胃消食,。
此外,,中醫(yī)認為“暑多夾濕”,,夏天不僅氣候炎熱,,而且雨水較多,尤其南方濕氣盛,,可適當多吃清熱消暑,、健脾利濕的食材,如赤小豆,、扁豆,、薏米、芡實,、淮山,、茯苓、白術(shù),、蒼術(shù),、蘆根、竹葉,、荷葉,、西瓜等。
夏季氣虛汗多,,可試試膠芪棗湯,。阿膠9克,黃芪18克,,大棗10枚,。水煎黃芪、大棗,水沸1小時后取湯,,將阿膠納入湯藥中溶化,,服用湯汁,每日1劑,。阿膠補血養(yǎng)顏,,黃芪、大棗補氣生血,。
無汗者可試試四紅補血粥,。紅棗12枚,枸杞30克,,血糯米50克,,紅糖30克。將紅棗,、枸杞,、血糯米先用旺火煮沸,改用文火煨,,粥成時加入紅糖調(diào)勻,。每日1劑,早晚分服,,有養(yǎng)肝益血,、補腎固精、豐肌潤膚的功效,。
編輯:趙彥
關(guān)鍵詞:夏天總出汗 原因 飲食調(diào)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