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攀折花木罰款應成常態(tài)
正是百花盛開的季節(jié),,而與賞花相關的不文明行為也是頻見報端,,成為令人遺憾的雜音:比如有人猛踹大樹制造“花瓣雨”,比如有人“辣手摧花”攀折花木。日前,為制止游客的不文明賞花現(xiàn)象,北京玉淵潭公園先后對兩位攀折珍貴櫻花的游客各處以20元的罰款,這是自2014年北京市恢復公園“行政執(zhí)法權”以來,首次開出的罰款單,。
這一新聞之所以引起廣泛關注,在于公園行政執(zhí)法終于落到了實處,,執(zhí)法必嚴,、違法必究的理念得到了貫徹,由此,,贏得一片叫好之聲,。
從理論上講,罰款絕不是根治不文明行為的理想選擇,,更多富有人性化的春風化雨的路徑值得提倡,,例如可以通過宣傳教育、輿論引導等手段,,讓廣大民眾自覺遵守社會公德,,營造文明的社會大環(huán)境,這才是治本之道,,也不會引起爭議,。但是,在尊崇這一路徑的同時,,我們決不能忽略罰款等輔助的懲戒手段,,它是對精神層面引導的有力補充,也符合其他國家行之有效的先進經驗,。
近年來,,隨著國民的富裕程度與日俱增,旅游成為越來越多人的休閑選項,,見見世面開拓眼界,這是對各方都有益處的好事,,可隨之而來的,,就是諸多不文明現(xiàn)象的不斷曝光。如何提高旅游者素質?廣而告之的宣傳當然會正面影響到絕大多數(shù)人,,但對于一些屢教不改者,,將罰款等影響到當事人切身利益的執(zhí)法常態(tài)化,恐怕是最有效的手段,。
而且,,目前的罰款還只是小試牛刀,20元的數(shù)額并不會引起強烈的抵觸,,應該是公園方面斟酌之后的選擇,。以此為起點,應該有更多的公園加入其中,,一旦具有群體效應,,讓不文明行為處處受限,不文明行為才會立竿見影地減少,。(趙歐仁)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攀折花木罰款 公園文明 不文明行為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