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上市公司分紅是股市健康的基石
一邊是屢被刷新的高送轉紀錄,一邊是上市以來“一毛不拔”的“鐵公雞”,上市公司分紅可謂是“冰火兩重天”。據媒體報道,一些上市公司自上市以來從未分紅,,被市場稱為名副其實的“鐵公雞”。據統(tǒng)計,,截至2015年底,,這類上市公司數(shù)量高達273家,其中有90家未分紅的時間超過了10年,,1992年上市的金杯汽車,、中毅達更是23年“一毛不拔”,。
在美國,上市企業(yè),、尤其是列入道瓊斯,、標普500指數(shù)中的企業(yè),都是一些業(yè)績特別優(yōu)秀的公司,。這些企業(yè)每年都能獲得很高的利潤,,產生大量的現(xiàn)金流入,資金充裕,,比如蘋果,、微軟等公司。他們非但不需要在股市中融資,,與此相反,,還會經常派發(fā)真金白銀的紅利給投資者。
但是,,由于分紅導致企業(yè)價值降低,,所以會出現(xiàn)股票價格相應的降低。因此也有人會問:分紅降低了股價,,不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了嗎,?
事實并非如此,分紅說明企業(yè)真實的盈利,、現(xiàn)金流等狀況,,豐厚的分紅很顯然地成為企業(yè)前景預期的風向標,恰恰在分紅的當天會推高股價,。
要知道,,企業(yè)只是把凈收入的一部分用來分紅,其凈收入的增長應該遠遠高于分紅,。因此,,企業(yè)每年在分紅的同時,自身價值也不斷在增加,,這自然帶動了股票價格的不斷上升,。而投資者更可以將獲得的紅利進行再投資,買入更多的股票來實現(xiàn)復利效果,,投資的增值速度是很可觀的,。
在股市中,投資是指你買入股票是希望得到定期的股息分紅,,并不在意股價短期的漲與跌,,其收益是來自于投資物所創(chuàng)造的財富。而投機是指你買入股票后,,希望通過低買高賣(或做空),,其收益是來自于另一個投機者的虧損,。
正是因為分紅的存在,所以在美國的股市中,,長期投資者占了80%,,他們并不在乎市場一時的漲跌,只需每年的紅利超過(或持平)銀行的利息,,就足以令他們待在股市中,。一百年來,股市帶給投資者的回報扣去通脹的因素,,穩(wěn)定地保持在8%~10%,。也就是說,如果投資者長期在股市中,,獲得的將是復利(compound interest)增長,。
巴菲特曾這樣總結自己的成功秘訣:“人生就像滾雪球,重要的是發(fā)現(xiàn)很濕的雪和很長的坡,?!?/p>
縱觀巴菲特的投資生涯,復利投資理念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從1965年接管伯克希爾公司,,到2010年,過去46年巴菲特平均取得了20.2%的年復合收益率,,同期標普500指數(shù)為9.4%,,巴菲特每年只不過比市場多賺了10.8%而已。但是46年期間巴菲特累計賺了90409%,。這就是復利的奇特效應,,也是現(xiàn)代理財?shù)囊粋€重要概念,,由此產生的財富增長,,稱作“復利效應”,對財富可以帶來深遠的影響,。
在一個健康的股市中,,投資人一定要占大多數(shù),股票也必須是貨真價實的分紅,,而非把股價砍下一截的假分紅,。只要分紅略高于銀行利息,就能穩(wěn)定股價,。如果參與市場的多為投資者,,上市公司又都能按P/E值(市盈率)的比例來分紅,便可以為廣大投資者帶來真正的回報,,也會吸引退休金和養(yǎng)老基金入場,,使股市進入良性循環(huán)之中,,減少、甚至不出現(xiàn)股價泡沫,,以此確保市場的有效性和穩(wěn)定性,。(陳思進)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上市公司分紅 健康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