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網絡群組成惡意營銷聚集地
“微信群、QQ群,、貼吧群……加的群越多,,為何越煩,?”
翻看被群聊信息占據(jù)的聊天列表,,不少網友抱怨自己正遭遇“群擾癥”:“這種食物不能再吃了,!”醒目標題讓人真假難辨,不少聊天群甚至成為謠言傳播的溫床;有的群組由于缺乏平臺監(jiān)管,有意無意地成為違法犯罪行為的“幫兇”,;有的群聊看似信息滿滿實則雜糅,,從花式營銷信息到拉票寒暄,令人煩惱不已,。
破解群組困擾,,規(guī)矩必不可少。日前,,國家互聯(lián)網信息辦公室印發(fā)《互聯(lián)網群組信息服務管理規(guī)定》(以下簡稱《規(guī)定》),,不僅明確互聯(lián)網群組信息服務提供者落實信息內容安全管理主體責任,也對群組建立者,、管理者包括群組成員列明規(guī)矩,、畫出紅線。
花樣迭出 肆意傳播
群聊天滋生謠言
“你吃的肉松蛋糕竟是棉花做的,!”今年5月,,不少微信群、QQ群中開始流傳這樣一則令人瞠目的視頻,。該視頻通過水洗,、火燒等所謂實驗手段,試圖證明部分肉松系棉花制成,。很快,,食品監(jiān)管部門辟謠:“可燃并不能證明肉松是棉花做的?!?/p>
日前,,河南封丘縣一村民散布虛假信息:“供電部門蓄意將電表加速,封丘縣千余民眾拒繳電費”,,被警方依法行政拘留,。經查實,這則謠言源自當?shù)匾粋€名為“楊海濤購物超市”的微信群,。
隨著各類手機即時通信軟件的應用和普及,,“群生活”已成為很多網友的日常必需。然而,,一些網絡群組卻被人利用,,成為謠言散布和傳播的“始發(fā)站”。從聞所未聞的健康養(yǎng)生信息到駭人聽聞的治安事件,,從煞有介事的文字描述到“有圖有真相”“視頻為證”的推波助瀾,,起源于群聊的謠言內容花招迭出。群成員稍有不慎便會中招輕信,,甚至在無意中參與了謠言的擴散傳播,。
網絡群組緣何成為謠言“重災區(qū)”,?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常江分析,區(qū)別于新聞報道和自媒體,,源自網絡群組的信息在生產和流通上缺乏把關機制,,再加上網絡平臺本身的傳播特質,使得這些群內聊天能被便捷地二次傳播,,導致群聊中謠言易發(fā)多發(fā),。
破除群聊謠言,群主應負責任,?!兑?guī)定》明確“誰建群誰負責”“誰管理誰負責”的責任體系,同時要求群主“依據(jù)法律法規(guī),、用戶協(xié)議和平臺公約,,規(guī)范群組網絡行為和信息發(fā)布,構建文明有序的網絡群體空間”,。
“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所謂的內部資料,、歷史秘聞等獵奇微信,不發(fā),!”去年11月,,山西日報理論評論部創(chuàng)設了“晉理軒·好好學習”微信群,創(chuàng)立之初就通過制定詳細群規(guī),,對微信群聊內容加以規(guī)范,,同時安排管理員值班,對謠言等不良信息予以警告提醒,,拒不聽勸者則將被“請”出群組,。
群主有權,但也并非獨大,?!叭撼蓡T能做的,不僅僅是單純被動地遵守群規(guī),?!敝袊缈圃盒畔⒒芯恐行拿貢L姜奇平建議,借助高效的協(xié)同合作模式,,群成員不僅可以協(xié)助群主及時發(fā)現(xiàn)和處理謠言及造謠者,,還能對不作為的群主加以監(jiān)督。
涉賭涉黃 詐騙傳銷
群行為觸碰底線
“輸了就想贏回來,,后來下注越來越大,?!苯衲?月,廣西南寧一名中學生收到家人的學費及生活費轉賬后,,卻參與了某QQ群賭局,,兩天內被騙走了1.6萬元學費。據(jù)了解,,在當事人加入該QQ群時,群中人數(shù)已超1200人,。
今年9月,,天津市首例利用微信賭博案開庭。去年底,,3名犯罪嫌疑人通過組建網絡群組,,組織群內成員以發(fā)紅包金額的尾數(shù)大小為“押注”,謊稱猜中者可獲得倍數(shù)不等的獎勵,,先后召集百余人參與這場“虛擬賭局”,。截至案發(fā)時,群組內所發(fā)賭資累計已超過30萬元,。
不僅是層出不窮的在線賭博騙局,,如今不少違法分子屢屢借助網絡群組私密性強、擴展迅速的特性“掩護”其違法行為,。有的利用網絡群組尋找交易公民個人信息的買家,,甚至有的還在群組中公然售賣公民個人信息;有的通過收款入群等手段傳播,、售賣色情淫穢視頻,;還有的則盯上了網絡群組背后的熟人關系和圈子特點,打著各類旗號從事非法傳銷行為,。
“大膽跟著干,,月收入上萬?!薄皠觿邮?,張張嘴,收入就像自來水,?!苯衲暌詠恚啥际泄步泜刹块T已先后偵辦“1040工程”“五行幣”“眾善行”等系列組織領導傳銷案件,,這些傳銷案件多利用網絡群組進行宣講洗腦和上下線聯(lián)系,。報告顯示,這些微傳銷參與人員保守估計在千萬人以上,,參與金額可達數(shù)千億,。
“在一些不法分子眼中,,網絡群組已成為其進行犯罪預備、犯罪聯(lián)絡甚至銷贓的重要方式,?!敝袊ù髮W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指出,這些群主建群的目的就在于組織犯罪,,同時也存在群主明知某成員利用群工具進行犯罪卻放任不管的情況,,進而造成違法行為的二次傳播。
群主有意為之,,平臺不能放任,。姜奇平認為,互聯(lián)網群組信息服務提供者應發(fā)揮平臺技術優(yōu)勢和管理優(yōu)勢,,對惡意從事違法違規(guī)行為的群組采取警示整改,、暫停發(fā)布、關閉群組等處置措施,,直至報有關部門處理,。同時也應與網絡監(jiān)管部門等形成良性互動,明確權責界定,,改變諸如“技術可行卻無權處理”的管理困局,。
營銷拉票 低質雜糅
群生活遭遇騷擾
第四十次《中國互聯(lián)網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的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2017年6月,,我國手機即時通信用戶達6.68億,,較2016年底增長2981萬,占手機網民的92.3%,?!耙蝗硕嗳骸钡摹叭荷睢背蔀槌B(tài),然而隨之而來的“群騷擾”卻令人不勝其煩,。
打開聊天軟件,,點開一看卻發(fā)現(xiàn)多為各類營銷廣告,“有時候怕錯過了重要信息,,還不得不點開看看,。”冗余滿溢的營銷信息或許無用,,惡意營銷卻實屬有害,。教師節(jié)前夕,遼寧沈陽不少市民所在的聊天群出現(xiàn)了一條名為“教師節(jié)紅包收取中”的鏈接,,點擊打開后用戶需要先將相關頁面分享至其他群才能獲得所謂的“現(xiàn)金紅包”,,甚至點擊退出后還會被強制跳轉至某購物頁面。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教授黃河建議,群成員作為潛在消費者,,不僅需要自主學習,,提高媒介素養(yǎng)尤其是分辨惡意營銷信息和虛假違法廣告的能力;還應當積極行動,,抵制虛假營銷信息的騷擾,。
“求幫忙!我正在參加一項比賽,,請為我投票,!”從才藝比拼到作品評選,各種商業(yè)或非商業(yè)的微信投票,,如今已成為“攪和”一些微信群的主要原因,,甚至有網友直言“只是為了投票而存在的群,不加也罷,?!?/p>
越來越多的網友吐槽,,網絡群組已淪為商品惡意營銷,、網絡投票和低質雜糅信息的“聚集地”,嚴重影響了正常交流和使用體驗,;而群聊中的跟風附和與動輒而來的語言攻擊,,更讓不少人苦惱?!叭藗冊诰W絡社交群組中的一切言論和行為,,都不應當有和線下不同的標準?!背=ㄗh,,在一些有專門主題或功能的群組中,以成員共識的方式確保溝通有效性,,是消除“群騷擾”的辦法之一,。
既要守法,也要遵約,?!安辉试S發(fā)布廣告信息,不允許在群里發(fā)紅包,,不能發(fā)布負能量信息,。”開學伊始,,不少家長發(fā)現(xiàn)家長群也開始有了公約,。以前由于信息冗余帶來的“刷屏”“爬樓”困擾,也被有效的家校互動所代替,。
“健康良性的群組狀態(tài),,離不開平臺、群主和群成員三方的共同努力,?!敝煳”硎荆瑢τ诓簧婕斑`法違規(guī)行為的群聊煩惱,,需要群成員自覺承擔虛擬空間的社會責任,,“群主和平臺保證的是底線,而關鍵更在于每一個群成員的公民意識和責任意識,,要能跟上虛擬空間和網絡技術發(fā)展的速度,。”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群組 網絡 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