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最新研究表明梵高作品用色與其精神狀態(tài)有關
最新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文森特·梵·高(Vincent van Gogh)晚年作品顏色變暗的原因與其每況日下的精神狀態(tài)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
這項針對梵·高在1888至1889年間創(chuàng)作的三幅《臥室》(The Bedroom)而展開的研究經(jīng)由芝加哥藝術博物館委托,為配合正在展出的這三幅梵·高描繪他在法國南部的阿爾勒的臥室的作品而進行的,。
文森特·梵·高《臥室》(1888) 圖片:Wikimedia Commons,。
這些作品在過去128年間發(fā)生了嚴重的褪色,所以現(xiàn)在它們的色彩看起來幾乎相同,。但是在創(chuàng)作完成之初,,它們的色彩卻有著巨大的差別。
隨著歲月的流逝,,顏料當中自然的化學反應改變了油畫的色調(diào),。“畫中顏料都對光線十分敏感,,所以這些作品會從外向內(nèi)逐漸褪色,,“美國科學發(fā)展協(xié)會(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下文簡稱AAAS)的藝術品修復專家弗朗切斯卡·卡薩帝奧(Francesca Casadio)對《衛(wèi)報》說,。
文森特·梵·高《臥室》(1889) 圖片: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
AAAS的研究專家們通過X光光譜分析對畫作進行研究后發(fā)現(xiàn),,《臥室》的三個版本用色呈現(xiàn)越來越暗的趨勢,。科學家們推測,這與藝術家日益惡化的精神狀態(tài)有關,。
“乍一看,,這些作品很相似,“卡薩帝奧說,,“但是你深入研究后就會發(fā)現(xiàn),,它們向我們透露了很多關于這位藝術家的故事,包括他對于家庭的渴望,?!?/p>
梵·高在1888年完成了第一個版本的《臥室》,當時他剛剛到達法國阿爾勒,,并在那里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這幅作品具有溫暖的色調(diào)和柔和的光線感。
因為第一幅作品被水浸泡遭到破壞,,梵·高在1889年又重新進行了創(chuàng)作,,第二個版本的作品的顏色相比之下顯得暗淡冰冷。梵·高是在圣雷米(Saint-Rémy)的一座精神病醫(yī)院當中創(chuàng)作了這件作品的,。當時,,他與好朋友高更(Paul Gauguin)因為一場爭執(zhí)不歡而散,他還切掉了自己的耳朵,。
文森特·梵·高《臥室》(1889) 圖片:Wikimedia Commons。
梵·高還畫過一幅較小版本的臥室,,作為禮物送給自己母親和妹妹,。據(jù)《霍芬頓郵報》報道,他在創(chuàng)作了這幅油畫之后一年不到就自殺身亡了,。
卡塞蒂奧承認,,這項研究的成果還是有限的,因為科學家們對于油畫色彩的還原還不能完全代表這些作品在剛剛完成時的狀態(tài),。她說:“即便有著時光機器的幫助,,這樣的對照也只是推測。
不管怎樣,,這還是讓我們了解到了這位藝術史上最具傳奇色彩的藝術家的精神狀態(tài),。
編輯:陳佳
關鍵詞:最新研究表明 梵高作品用色 與其精神狀態(tài)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