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燈節(jié)由宮廷傳入民間 逐漸衍生成民俗
春節(jié),一張彩紙在民間藝人手里一勾一勒,,就開始有了春的點睛和春的意境,扎裱集結(jié)起來,,就有了春天的花朵在燈彩中的綻放,。于是,,一條條由花燈組成的百米長龍,或速行,、或舞動,、或盤旋、或騰起,,以一種民間的狂歡亮起花燈,,點燃了婺源鄉(xiāng)村的夜晚,讓民間傳統(tǒng)的鬧春進入了高潮,。
民間燈彩的狂歡,,究竟始于唐還是宋,有許多版本的傳說,。張燈于春節(jié)之后的上元,,應(yīng)是始自初唐。那時的元宵賞燈,,也只有正月十五一夜,。如果按婺源鄉(xiāng)村民間十三起燈、十五鬧元宵,、十八滿燈的習(xí)俗,,婺源的燈彩許是起于唐宋之間。在那久遠(yuǎn)的年代,,燈節(jié)是由宮廷傳入民間的(古時稱宮燈),,又在一個漫長的時間段,在歷史的深處,,實現(xiàn)了起承轉(zhuǎn)合——或許是燈節(jié)的熱鬧喜慶與吉祥,,正適合民間土壤的生長,并繁衍生成一種民俗,,遺落在婺源鄉(xiāng)村,,成了中國南方燈彩的代表。婺源燈彩中板龍燈的制作,,集合了竹藝,、裝裱、剪紙,、繪畫等民間技藝,,以辭舊迎新的情感為鋪墊,展現(xiàn)的是春天花團錦簇的絢麗,還有散佚民間的文化圖像,。
約是十多年前的一個冬日,在城區(qū)的一家扎裱板龍燈的作坊,,我見到了一位幫助藝人裁紙的少年,,他的認(rèn)真與快意,讓我找到了自己少年時的影子,。小時候,,每逢村中扎花燈,祠堂內(nèi)外都是我的身影,。削竹,、起篾、扎架,、裱紙,、勾圖、剪紙,,有時還能給扎燈師傅當(dāng)個幫手,,遞個物件,大多時是給扎燈師傅忙中添亂,。扎燈師傅沒辦法,,只好用竹篾彩紙打發(fā)我,讓我回家扎燈去,。記得我扎的第一盞提燈如花鼓,,雖然沒有扎燈師傅扎的有形,扎裱圖示卻充滿了稚氣童真,。
在漫長的等待中,,終于迎來了村里起燈鬧春的日子。傍晚時分,,隨著紛紛揚揚的大雪,,村中鼓樂喧天,燈火閃爍,,一條花燈組成的長龍穿行在村巷之中,,游弋在田野溪畔。羽化的大雪,,紅紅的燈火,,色調(diào)殊異,山巒,、民居,、清溪、人流,,意趣盎然,,一道獨特的故鄉(xiāng)景觀便烙在了我的記憶深處……在板龍燈作坊,,我發(fā)現(xiàn)婺源板龍燈的圖案,除了“春和景明”“開門納?!薄稗o舊迎新”的祈愿,,“五谷豐登”“連年有余”“吉祥喜慶”的祝福,還有“漁,、樵,、耕、讀”“梅,、蘭,、竹、菊”等小品,,這些,,都是民間藝人的臨摹,筆畫樸拙,,卻顯民間意趣,。婺源燈彩分觀賞燈彩和表演燈彩兩大類,有板龍燈,、提燈,、桂花燈、禾稈燈等一百多種,。婺源板龍燈屬表演與觀賞兼而有之的燈彩,,制作精美,花紅彩綠,,獨盞宛若花籃,,連結(jié)起來就成了五彩巨龍,雍容大氣,,蔚為壯觀,。
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地域的包容與兼納,,讓婺源民俗文化烙上了獨特的印記,。婺源燈彩、儺舞,、抬擱,、徽劇等,一次次擦亮世人的眼睛,,有五項列入了國家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約是在八年前的婺源鄉(xiāng)村文化節(jié)上,我有幸一睹了燈彩慶龍之外的燈彩:鯉魚燈、蓮花燈,、茶燈,、畢業(yè)燈、寶塔燈,、瓜果燈,、人物香燈……讓人目不暇接。入夜,,安寧、靜謐的星江河畔,,百千盞蓮花燈漂游于清波之上,,燭光搖曳,波光粼粼,,四周只有天籟之音,。蓮花燈的燭光是橘紅色的,在碧波之上卻變幻著七彩璀璨,,如夢如幻,,在視野中搖曳生姿。如此安寧,、祥和的燈彩,,或許是一個演繹的特例。
婺源的板龍燈與其他鄉(xiāng)村一樣,,每年都在正月十三準(zhǔn)時點燃,,“催燈”鑼響,在頭牌,、蓬燈的引領(lǐng)下,,最早出場的是威武昂揚的龍頭——龍頭高八尺左右,燃點十一支燭火,,內(nèi)含龍珠,,口吐煙火,由六至八人抬舉,,緊接其后的是由一板板花燈組成的龍身,,龍身由五尺長、九寸寬的橋板連接,,上裝花籃或燈籠,,燭光相映,玲瓏剔透,。橋板與橋板之間,,燈掌插閂,靈活方便,一直伸展,。長約六尺,,燃六支燭火的龍尾,或飾以虎,,或飾以魚,,造型別致。還有“十番鑼鼓”和橫笛,、小鐃,、海笛組成的鼓吹伴隨,浩浩蕩蕩,。
迎燈時,,人流熙攘,呼號陣陣,,青年小伙自然成了舞燈的主角,。催燈鑼響,大街小巷人頭攢動,,一片歡騰,。小伙子扛著花燈,稚童呼朋引伴,,年長的不急不躁,,備好接燈的煙火鞭炮,才提著提燈出門,,小姑娘雖然姐妹為伍,,眼睛卻在花燈的長龍中急急地搜尋……沖天的火炮響起,五彩的煙花在夜空綻放,,伴隨著歡快的鼓點,,一板板花燈組成的長龍呼嘯而行,或騰,,或旋,,浩浩蕩蕩,拉開了狂歡的大幕,。鼎沸的人聲,,彩焰的煙火,狂歡的板龍燈,,讓夜晚開始灼燙,,“打旋”“竄陣”,板龍燈組成的“雙龍戲珠”,,把燈彩推向極致與高潮,。
婺源燈彩的宏大與壯觀,,以及所積貯與散發(fā)的能量,不是我用幾個詞匯可以涵蓋的,。熱鬧與喜慶,,是婺源燈彩的主旨,亦是婺源燈彩的一種文化符號,,宛如鄉(xiāng)間春天的原野,,生生不息。如果用關(guān)注的目光去審視,,婺源的燈彩還是婺源鄉(xiāng)村文化背景中,,一種正在老去的民間技藝,一種民間的文化盛典,。
一盞,、十盞、百盞,、千盞的花燈,在春節(jié)夢幻般地匯集一起,,組成板龍燈旋舞鬧春,,婺源鄉(xiāng)村處處就有了春的訊息,迎來的將是一個花團錦簇的春天,。(洪忠佩)
編輯:陳佳
關(guān)鍵詞:燈節(jié)由宮廷 傳入民間 逐漸衍生成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