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中國綠卡是否應兼具“綠燈屬性”
據(jù)報道,,1月17日在“中國人才50人圓桌論壇”上,作為首批拿到中國綠卡的外籍人士之一的挪威石油中國區(qū)總裁陳新華表示,,當時覺得中國綠卡很有吸引力,,但“去銀行不能開戶,辦企業(yè)依然算外資,,買火車票也不能用”,,因此“越來越感覺沒什么用”。這引發(fā)廣泛關(guān)注,。
對陳新華的這番感慨,,感同身受的有之,深表同情者亦有之,,但也有人不以為然,,認為“綠卡的屬性本就只限于證明外籍人士有權(quán)在華永久居留,無需另行申辦簽證”,,銀行卡,、火車票之類“你拿護照不是可以隨便辦嗎”,認為這純屬“矯情”,。
認為陳新華式抱怨是“矯情”者,,大抵認為綠卡只是一種頒發(fā)給部分外籍人士的身份證明(在歐美一般簡稱“ID”),,是綠卡而不是“綠燈”,辦銀行開戶,、企業(yè)注冊和購買火車票這類事本就不該屬于綠卡的附加屬性,。
這種見解不無道理?!熬G卡”嚴格說就是“外籍公民永久居住證”,,許多國家都有,只是名目各不相同,,附加的條件和“永久”的定義也大相徑庭,,其中有些對申請者的工作性質(zhì)、財產(chǎn)狀況,、語言能力有嚴格要求,,有些對獲得者有居住時間、地點的限制條款,,若違反則“永久”也將不再永久,。有些國家會規(guī)定非公民及永久居民則不能從事某些事務(wù)(如不能投資某些領(lǐng)域,不能置辦不動產(chǎn)等),,但諸如開戶,、買火車票之類確實是“于綠卡何干”。
問題是,,中國的確存在這種所謂“綠燈屬性”,。在中國現(xiàn)實環(huán)境中,的確有些事是“非持身份證不能辦”的(如開A股股票賬戶),,還有些是勉強能辦但十分麻煩的(如買火車票尤其在線買高鐵車票及自助刷票和進站,,在銀行開戶和辦理各種銀行業(yè)務(wù)),更有些場合表面上“百無禁忌”,,實則只認身份證,,連中國護照都不好使,就更別說外國的了(如去博物館刷免費入場券),。
“綠卡”是解決延攬海外人才的權(quán)益保障載體,,但拋開之前曾被廣受熱議的“中國綠卡史上最難拿”,中國“綠卡不綠”現(xiàn)象確實值得思考,。許多在國際上并不需要設(shè)“紅綠燈”的范疇,、場合,在目前國內(nèi)也是照設(shè)不誤,,而綠卡在其中很多方面不管用,,對海外人才停留居留造成的影響是不言自明的。
李克強總理曾在會見外國專家時表示“讓拿‘綠卡’更加便捷”,,而拿綠卡之后更便捷,,也是個重要問題,。有專家建議,列個人才引進的障礙清單,。
而就眼下看,,至少有兩點可著手:一是“減少紅綠燈”,即在不必要場合盡量不強制性要求出示綠卡,,并通過建立統(tǒng)一的個人資信系統(tǒng)幫助其實現(xiàn)并減少可能的副作用,,若“中國綠卡族”能像在北美的“綠卡族”那樣,憑一張駕照就能開戶,、登機,那要求綠卡“綠燈化”也就純屬多余,;二是盡快酌情給中國綠卡附加一些必需的“綠燈屬性”,,掃除那些人才引進制度落實的“路障”。
□陳在田(學者)
編輯:劉文俊
關(guān)鍵詞:中國綠卡 “綠燈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