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中美高中生的“苦”不一樣
美國記者愛德華·休姆斯,,曾獲美國最高新聞獎普利策獎,。他花了一學年時間,在一所公立高中蹲點,。一年的體驗,,讓他寫成一本書,,書名叫《夢想的學校》,,這本書描述了這所高中的學生群像:為了得到最高的平均成績4.0,,他們一天只睡4個小時,灌下4大罐拿鐵咖啡,,為的就是能夠熬過一整夜,。在相似的一所美國高中,華裔女孩田田的經(jīng)歷,,也如出一轍,。
不知從何時起,“國外學生都很輕松”似乎成為不少國人心中的固定印象,。但是只要稍稍查證便不難發(fā)現(xiàn),,有關“美國高中生同樣辛苦”的新聞在網(wǎng)上并不少見,比如北京大學教授饒毅就曾在一次演講中透露,,“如果把美國的高中教育原封不動地搬到中國,,絕對不會是減負而是增負,。”這與《夢想的學?!芬粫鶄鬟f的信息,,無疑是吻合的。
暫且不論書中所描述的美國高中生“4小時睡眠,,4杯拿鐵”的群像是否有著普遍性,,我更關注的是,如果“美國高中生也辛苦”的確成立,,它又到底會給我們怎樣的啟示,?中、美高中生的“苦”又是否完全一致,?比如僅就報道所呈現(xiàn)的信息來看,,美國的學生之苦,除了課堂上的知識需要掌握,、考試多外,,其實還包括龐雜的課外知識要求,比如論文寫作,,特長培育等等,。而在我們這里,分數(shù)至上與題海戰(zhàn)術才是學生苦的真相,。兩相比較,,到底哪一種“苦”更有利于人的全面成長和創(chuàng)造力的培育,或許就值得思考,。
對于他國教育真相的了解,,有助于我們更客觀地看待自身。但在比較中,,不應該是樹立“比慘”的邏輯,,比如美國高中生很辛苦,是否就能成為我們不必為學生減負的理由,?是否意味著我們搞題海戰(zhàn)術就是合理的,?美國高中生或許也不輕松,但在其國內(nèi)也同樣存在著“減負”的呼聲和改革期許,??梢姡绹慕逃泊嬖谛枰倪M的地方,。且不可拿美國的所謂教育真相,,盲目與國內(nèi)做對比,以致對我們的教育改革產(chǎn)生誤導,甚至遮蔽我們教育中的問題,。
□朱昌?。襟w人)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中美高中生 “苦”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