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大愛無形暖人心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比藗兂S枚鸥@句詩來形容滋潤心田的“無言之愛”。近日,,身在大洋彼岸的一位杜先生講述了一則“無言之愛”的親身往事,感動了無數(shù)人,。他說自己本科就讀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時,,突然有一天接到有關方面的一封電子郵件,,通知去領補助,他很詫異,,自己從來沒有向任何人說過自己的家庭窘況,,更沒有提過補助申請。事后,,他才知道,,自己在食堂經常打半份菜、一日三餐不超過6元錢的消費記錄被學校開發(fā)的特殊算法發(fā)現(xiàn),,他被列為“隱形資助”項目受益者,,每年扣除寒暑假兩個月之外,他可獲1600元的資助,。而學校進行大數(shù)據(jù)分析,,推出“隱形資助”項目的初衷就是充分尊重家庭困難生的隱私,以人性化的方式確保其不因經濟困難而影響健康和學業(yè),。
杜先生12年前受到“隱形資助”的往事之所以令他本人和聽聞者感動不已就是因為校方在資助的同時,,保護了貧困生的隱私,做到了對其充分尊重,。雖然貧困的家境在任何意義上都不是見不得人的事,,但是這的確是一個隱私,而對于一個學生來說,,公開隱私,,特別是自己貧窮的家境,描述家庭遭遇的不幸甚至悲劇,,達到申領補助維持在校生計的目的,,這實在是一種痛苦甚至屈辱。而實際生活中,,有些學校正是這樣做的,,申領助學金等儼然成了學生公開場合下的“哭窮”大賽,盡管其出發(fā)點是通過公開,,達到公平,、公正,確保助學金發(fā)到真正的貧困生手中,。
筆者由此聯(lián)想到前一段引發(fā)社會普遍關注的所謂“甘肅省定西學生魏祥與清華大學招生辦工作人員網上相互致信”事件,。總體上來看,,該事件向社會傳遞的不失為“殘疾考生勤奮上進,、大學愛才慷慨襄助”的正能量,但是有兩方要反思自己的行為失當,。一方是微信公眾號“大美甘肅”,。作為媒體,,“大美甘肅”不該在沒有得到魏祥及其母親同意的情況下,擅自將提交給清華大學甘肅招生組老師的一份書面申請材料,,以魏祥正式致函清華大學的公開信的形式發(fā)表,,使其家庭遭遇變故、身體殘疾的具體隱私信息曝光于網絡,。另一方是清華大學,。在相關招生人員已經收到魏祥書面申請材料的情況下,應該通過直接聯(lián)系渠道對其申請給予回復,,而不應該在沒有爭得魏祥同意的情況下,,訴諸于微信公眾號,發(fā)布那封致魏祥公開信,。
筆者無意否認上述兩方通過此事向社會傳遞正能量的出發(fā)點,特別是清華大學對殘疾貧困生和家庭出手相助的愛心之舉,,只是提醒愛心助學的善舉要在保護和尊重受助者隱私的前提下進行,。事實證明,網上“相互致公開信”這種方式給當事人帶來了現(xiàn)實的困擾,?!拔艺娴牟幌胱寗e人知道我的生活,我不想讓別人可憐我,、同情我?,F(xiàn)在感覺自己赤裸裸地暴露在別人面前了,當時我真的受不了,,就在蘭州街頭哭了3個多鐘頭,。”魏祥母親此番肺腑之言讓人警醒,。
魏祥得到清華援手的故事再次證明,,我們的社會從來不乏溫情,我們的民族從來不缺愛心,,而在表達溫情,、傳遞愛心之時,如果能夠輔之以符合現(xiàn)代理念的方式,,多一些杜先生受學?!半[形資助”的案例,那么人們的心靈將在充滿情愛的無聲春雨中得到更好地滋潤,。
靜水深流,,大愛無形。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魏祥 大愛 無形 隱私 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