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一下雪,,北京就成了北平,?
大雪不期而至,帶來寒流的同時,也裝點了大千世界,。中新社日前報道,小雪節(jié)氣,故宮博物院官方微博發(fā)布了一組雪景照,網(wǎng)友紛紛點贊,,“白雪鑲紅墻,碎碎墜瓊芳,,美得這么安靜”,。更有網(wǎng)友造句,一下雪,,北京就成了北平,,南京就成了金陵,西安就成了長安……
雪落在北方的原野,,整個世界白茫茫一片,。連著兩天,我在寒風中走在城市的街道上,,頭頂是金黃的樹葉,腳下是金黃的落葉,,視野所及處,,則是白雪覆蓋下的各色建筑。往昔的堅硬和丑陋,,在積雪的覆蓋下,,都顯得格外內(nèi)斂,甚至有一種沉靜之美,,這樣的景象,,在以往并不多見。下雪后,,尋常景致都有了不一樣的韻味,,更何況原本就美得讓人心悸的故宮?
紅墻,、黃瓦,、白雪……顏色的反差固然是激發(fā)美感的一個因素,不過,,之所以“北京就成了北平”,,或有更多的意味,。
北平是什么樣的?大抵多數(shù)轉(zhuǎn)發(fā)微信的人并不曉得,,至多是從文獻中,、乃至影視劇中得來的一些片段印象。比如《城南舊事》中清脆的駝鈴,,巍峨的城樓等等,;或者如沈從文抗戰(zhàn)勝利后寫下的文字,“歷史的莊嚴偉大,,在北平文物上,,即使不曾保留全部,至少還保留了一部分,?!钡@些零碎的印象,并不影響人們篤定地認為,,我們曾經(jīng)有過一個沉靜,、美好的北平,而落雪正好是絕佳的穿越通道,。
這種穿越,,帶給人的心理滿足顯然十分強大。很多人拍攝的故宮角樓滄桑奇崛,,引人遐思,,實際上已經(jīng)具備了這種穿越的因素,只不過因其是局部印象,,遠不如一場大雪來得鋪天蓋地罷了,。
而日益現(xiàn)代化的新北京,盡管依然有著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結(jié)合的美,,但在人們的眼睛里,,仍不免過于浮躁,炫目,。色彩刺激雖然強烈,,過去了也就過去了,并不能在人的心里留下深刻印象,,更不要說有所謂的韻味了,。嶄新的建筑也好,整個的色調(diào)也罷,,很美,,但那是一種張揚、跳脫,、激情的美,,恰恰缺少一點安靜,。
落雪之后則不然,大地萬物統(tǒng)統(tǒng)在白雪的遮掩之下,,整個世界顯得清寂,、沉靜,有一種混沌初開的意味,。這個時候,,相信每個人都會感到很熨帖,凝神靜氣,,端然肅然,,乃至有那么一點歷史感。
可見,,穿越的背后,,人們聚焦的還是當下的城市審美。不管是北京,、南京還是大大小小的城市,,我們的城市已經(jīng)足夠美麗,哪一個都是簇新簇新的,,都有各自的醒目地標,,都有各自的開闊廣場,但從審美的眼光看,,卻也不免太過單調(diào),,甚至“千城一面”,走到哪個地方,,都會產(chǎn)生“似曾相識”的倦怠感,。
尤其是近年來,國內(nèi)幾乎所有城市的景觀和面貌都在發(fā)生著“日新月異”的畸變,,難以計數(shù)的有價值以及尚未來得及認識其價值的街區(qū)、建筑構(gòu)成的獨特的城市景觀,,轉(zhuǎn)眼之間就土崩瓦解,。北京的很多胡同、四合院,,南京的很多梧桐,、民國老建筑等等,都難逃被鏟除的厄運,。一方面各地在花費巨資建設(shè)美麗城市,,打造宜居社區(qū);而另一方面,,城市的審美系統(tǒng)支離破碎,,讓人喪氣,。
其實,每個城市都有其獨特的韻味和靈魂,,這就是人與自然在千百年共處互動中積淀下來的精神氣質(zhì),。北平有北平的氣質(zhì),金陵有金陵的氣質(zhì),,那是北京,、南京替代不了的。一場大雪,,固然可以讓人們短暫地重回歷史現(xiàn)場,,感受到城市獨具的美好,但若想這種感覺長期存續(xù)下去,,還有待于城市管理者多一些沉靜和可知,,停一停拆遷和建設(shè)的腳步,讓歷史在城市中延續(xù),。
1950年,,文學史家曹道衡從無錫國專插班到北大讀書,初到北京,?!暗角伴T站下了車,一出站,,往內(nèi)城望去,,就看到一大片房子,都是一色的紅墻黃瓦,,黃色的琉璃瓦在陽光中反射得很亮,。‘這就是故宮’”,。曹先生特意注明,,那時北京的空氣特別好,晴空萬里,,天總是那種鮮艷的藍色,。想來,那時北京的色彩更豐富,,也應(yīng)該更接近北平,。(胡印斌)
編輯:劉文俊
關(guān)鍵詞:北京 北平 北京大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