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我的少女時代》成年觀眾有顆少女心又怎樣
“少女心”,在社交媒體上,這可不是一個完全褒義的詞匯,,它隱含了驕嬌二氣,、幼稚癡傻的成分,尤其是形容一名成年女性有“少女心”,,那么得此稱謂的人該警惕,這是表揚還是嘲諷。現(xiàn)在好了,,《我的少女時代》替那些有“少女心”的女人們出了一口氣——有“少女心又怎樣?”
《我的少女時代》是一個完全從少女視角出發(fā)的電影,,這和內(nèi)地青春片總脫離不了社會視角,、臺灣青春片多從男青年視角有明顯的區(qū)別。因此影院里面那些大聲笑出聲的觀眾,,總會是女觀眾,,為數(shù)不多的男觀眾,恐怕僅是覺得好玩有趣,,沒那么好笑或感動,。
《我的少女時代》的目標觀眾不是少女,而是成年女觀眾,,這有點奇怪吧,?就影片的故事背景,、時代氛圍、情感模式來看,,它不是當下20歲上下女孩子們的菜,,初中生或高中生喜歡的可能性不大,反而是那些三四十歲的女觀眾,,會有強烈共鳴,,這部電影,明明就是這個年齡段女觀眾們內(nèi)心一個最純潔的夢,,一部電影,,可以帶她們重回少女時代,電影的造夢功能,,得到了良好的體現(xiàn),。
電影帶有導演陳玉珊的自傳成分,影片沒有鮮明的戲劇沖突,,甚至關鍵的情節(jié)轉折點也老套,、狗血,之所以不影響觀感,,是因為影片傳遞出了足夠的真誠氣息,,如同一個人特別信任地對你講一個故事,這個故事固然不那么精彩,,可她講得那么投入,,嬉笑與眼淚都是真實的,你無法避免被感染,。
臺灣青春片,,自《海角七號》《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之后,,已經(jīng)有段時間沒有在市場上如此受歡迎的同類作品了,。《我的少女時代》沒有多高明的技巧可言,,回歸初心是它的制勝法寶,,對于電影創(chuàng)作者,回歸初心說說簡單,,但真能踏實下來由心出發(fā)拍片,,還真得要那么一點靈氣,以及對電影最本真的理解與熱愛,。 (韓浩月)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我的少女時代》 “少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