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90后股民的股市沉浮
入市:“整天幻想一夜暴富,以為自己是下一個巴菲特”
“股神”夢,是不少90后殺入股市的動力,。
2007年,艾國偉開始關(guān)注股市時,,還只是個高一學生。“因為當時漫天的新聞都圍繞著股票來,,同學爸爸的股票跌得很慘,。那時候我想得簡單:就想知道股票是什么?為什么能讓經(jīng)濟這樣,?那時我沒錢,,就只是關(guān)注。”
2009年,,艾國偉在高二下學期開了戶,。“我每個月在學校吃飯只用100元,攢下500元左右,。攢了一年,,就為了炒股。”那年年底,,他投入了3000余元,,“每天看大盤、K線,,不過看不太懂”,。
剛開始,這個只投了幾千元的高中生“整天幻想明天漲停,、一夜暴富,,然后登上人生巔峰”。“那時,,我只看巴菲特的書,,是個‘股神’迷。以為自己就是下一個巴菲特,很孩子氣,。”
中國青年報記者采訪中發(fā)現(xiàn),,“巴菲特”是影響90后股民的一大關(guān)鍵詞,。
武漢工程大學土木專業(yè)大三學生王宇(化名),,從初中起就是個金融愛好者。今年5月,,巴菲特執(zhí)掌伯克希爾50周年的股東大會,,他三更半夜起來,趴著看完了文字直播,,“希望通過這個學習到更多跟金融有關(guān)的經(jīng)驗”,。
迷“股神”,不等于能成為他,,艾國偉的初戰(zhàn)成果并不好,。“剛開始買的是工商銀行,只知道銀行每年這么掙錢,,應該股票不錯吧,。但天天損失幾十元,心臟簡直受不了,。畢竟,,一天吃飯也就十元錢。”
這個“初生牛犢”并沒有割肉退出,,而是選擇不斷換股,。“頻繁交易,頻繁失敗,,就跟抓鬮一樣,,純蒙。偶爾會有個漲停,,開心一兩天,。會狂躁,大喜大悲,,也失眠過,。”
同是1991年生人的董偉,“股齡”比艾國偉短8年,,他殺入股市的理由是——讓生活充實一點,。
今年以前,學通信工程專業(yè)的他和股票是“絕緣”的,。“今年1月,,公司來了一個學金融的新實習生,一直模擬炒股,天天和炒股的同事聊,。所有人聊的都是賺錢,,說是大牛市,我聽著覺得有意思,。加上有了一些空閑時間,,就動了心試試看。”
今年3月初,,董偉開了戶,,把剛工作攢下的錢都投了進去。“總共兩萬多元,,除去給家里寄的,,這幾乎是我全部的積蓄了。”
當時正值兩會期間,,環(huán)保股是熱門,。董偉用1萬多元買了“菲達環(huán)保”。“不敢買多,,因為不懂,。買之前很興奮,初生牛犢不怕虎,。眼看賺了5000多元,,又跌回去了,看數(shù)字一直跳,,特別緊張,,感覺幾秒鐘,錢就沒了,。”他最得意的一次是“連續(xù)兩天賺兩個漲停”,。
新手董偉的投入程度,很快趕上了“老股民”艾國偉,。
他的生活軌跡也變了,,變得完全圍繞著股票展開:“早上要設(shè)想大盤走勢、想選股策略,。工作時間是9點30分~14點,,在股市開市的時段中,我不是在盯盤就是用QQ聊股票,。到了晚上,,原本我會加班或者和朋友出去玩、看書,、學韓語,,現(xiàn)在直接回家,,只看股票理論書、把今天的盈虧情況‘復盤’,。”
他坦言,,睡覺都夢到股票。“自從炒股,,生活中都是它,。很多人和我一樣癲狂,夢到股票漲,,第二天就說要買,。炒股能填充時間,上面的數(shù)字代表你的錢,,無論漲跌都是一種反饋,感覺它時時刻刻都在,,刺激著你,。”
去年11月開始炒股的王宇說得更直接:“炒股給我最大的收獲,是現(xiàn)在終于知道上課可以做什么了,,人生算是充實些了,。”
編輯:鞏盼東
關(guān)鍵詞:90后股民 股市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