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古代的假期:宋代每年休120多天 元代全年只休16天
在古代,,常規(guī)假期和現(xiàn)代假期稱呼有很大差別,,但也可見從古到今演變的痕跡,。
古代假期最早叫“休沐”,古代西漢時期就確立了休假制度,,據(jù)《漢律》記載:“吏員五日一休沐。”所謂“休沐”就是沐浴和休息,,即官員每五日當中可以放假一日,。這個休沐大概相當于我們現(xiàn)在的星期六、星期天,。除了常規(guī)休息,,每年冬至、夏至也各放5天假,。至于官員的喪假和探親假,,要根據(jù)遠近定天數(shù),遇到特殊假日也就是皇帝誕辰放假3天,,這樣算起來一年總共能休假73天,。假期里大家可以擦洗,、打掃衛(wèi)生、走親訪友,、游山玩水,,這樣的假期一直延續(xù)到隋唐。
到唐朝永徽三年,,國事繁忙,,朝廷改“五日休沐”為“十日休沐”,也稱為旬休,,那時官員每十日休假1天,,分為上中下旬各一天,又稱作“浣”,,從此假期又有了“浣”的稱謂,。據(jù)《問奇類林》記載:“俗以上浣、中浣,、下浣,,為上旬、中旬,、下旬,。”在唐朝除了這樣的常規(guī)假,每年還有3個“黃金周”,,每逢春季,、冬至、清明各休7天,,中秋,、夏至分別休3天假,元宵節(jié),、中元節(jié),、孟蘭盆節(jié)、端午節(jié),、重陽節(jié),、三伏天幾乎每逢節(jié)氣都要休假一天。
在唐代,,婚假,、喪假、探親假已十分完備,。探親假,,父母在3000里以外者,每年有35天假(旅程除外),父母在500里以外者,,每年有15天假,。兒子行冠禮3天假,子女婚事有9天假,,其他近親的婚假為5天,、3天、1天,。5月份有15天的田假,,9月份有15天備制寒衣假,病假最長不能超過100天,,父母喪假,,文官強行退職3年,武官為100天,,授業(yè)老師去世有3天假,。遇到特殊的日子也放假,比如皇帝的誕辰放假3天,。這樣算起來,,假日超過了百天。這么多的假期是詩人的福音,,如元稹的《寒食日》中寫到“今日寒食好風流,,此日一家同出游”,杜甫的《清明》中則有“著處繁花務是日,,長沙千人萬人出”的描述,。
宋代假期在唐代假期的基礎上有所增加,據(jù)史學研究者介紹,,宋代是中國歷史上傳統(tǒng)節(jié)日最多的朝代,不但開創(chuàng)了“天棋節(jié)”這樣的新節(jié)日,,而且是逢節(jié)必休,,依然有“黃金周”如元旦、寒食,、冬至各7天假,,圣節(jié)、上元,、中元,、夏至、臘月各三天假,,合計每年假期有一百二十多天,。假期的增加成就了文人,如蘇軾借著黃金周長假,留下許多千古絕句“何人更似蘇夫子,,不是花時肯獨來”,。
到了元代大部分假期都被取消,元朝統(tǒng)治者認為生命在于運動,,工作就是休息,,全年假期只有16天。
而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也是個工作狂,,每年只有18天假期,,元旦五日,冬至3日,,元宵節(jié)10日,。朱元璋過世后,增加了月假3天,,加上原來的18天,,每年休假有50天。
再說到清朝,,假期就更少了,,除夕封印,初六開印辦公,,總共假期只有5天,,據(jù)記載,慈禧太后頒發(fā)新政后與西方接軌,,公職人員星期天可以休息,。
古代人都知道勞逸結合,利用假期出去玩山游水,。我們也要充分利用假期親近大自然,,融入大自然中,盡情享受大自然帶給我們的快樂,。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古代假期 宋代 元代 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