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5全國兩會>滾動新聞 滾動新聞
兩會大家談:龔克鄭強李一飛談教育改革走向何方
【專才需要“精”,,人才需要“通”】
主持人:龔克校長剛才談到從公平角度出發(fā),,咱們前期做的探索將為后期提供非常大的幫助,。非常感謝龔克校長,。李校長從高中的角度來說一定有非常深刻的意見,,我們有請李校長給我們談談這個問題,。
全國人大代表,、集寧一中校長做客人民政協(xié)網(wǎng)“兩會大家談”,。記者李延兵 攝
李一飛:好的,,我覺得這次教育部出臺這個改革,,它是我們恢復高考以來的一次最重大的改革。這個改革,,確實爭論也很大,,但是在我看來,這還是一次重大的經(jīng)驗,,我覺得它的好處有幾個方面:
第一,,確實有利于國家、高校選拔人才,。為什么有利于選拔人才呢,?第一它既有一個的標準,但是又有個人的選擇自主,。我覺得人才的成長,,作為專才需要的是“精”,作為一個人,、一個公民,、一個普通人是需要“通”的。美國在19世紀就開始了通識(教育),,(教授)作為人應該具備的知識,。過去我們(按能力來)劃分人,分到我們文科不學理,,理科的不學文,,所以我感覺培養(yǎng)出來的人帶有片面性。美國的通識教育講究全面性,,(因為)這個社會需要高素質(zhì)人才,。中國目前出現(xiàn)的許多問題,我作為教育部門工作者,,常常審視這些問題都在想,,其實都出在教育。
你看現(xiàn)在的道德滑坡,,現(xiàn)在的信仰危機等等,,我認為其實出在教育問題上。教育的問題很多,,我們現(xiàn)在俞演俞烈的應試教育問題,,學生家長所關(guān)心的不是孩子的健康快樂成長,,而只關(guān)心我能考幾分、能考上什么大學,。我經(jīng)常問學生讀書為了什么,?學生說為了高考,上大學,。進一步說,,考大學為了什么?考大學為了找好工作,。進一步再問,,找工作為了什么?找工作為了升官發(fā)財,。我覺得為什么我們這一代沒有信仰,,因為“讀書為了什么”這個問題沒有搞清楚。周恩來讀書是為了中華之崛起,,后來是讀書為了社會主義,,那時候不管怎么樣都有信仰。現(xiàn)在沒有信仰,,只信仰錢,。這樣中華民族是可怕的,造成問題的原因是課程體系單一造成的,。
我們知識的深度,、難度加大了,為了選拔加大了其實好多沒用的東西,。但是知識面狹窄了,。所以我們支持(這次)改革,(因為)它有利于培養(yǎng)(人才的關(guān)鍵),,在于人有了選擇的自由,。另外不分文理畢竟各個方面的知識都要學一些,我覺得作為一個人更多需要常識,,而不是知識,。作為專家需要高深的知識。什么是常識,,就是做人必須所需要的知識。所以這個改革最終是有利的,,當然在改革中有許許多多需要我們完善的,。
我就講這些。
【教育的成功不在于學一門技能,,而在于人內(nèi)心的豐富和對人性的理解】
主持人:謝謝李校長,,非常同意您剛才所說的,,以往的文理科分離不太利于我們在信息社會上的需求,我們也非常期待高考的改革對于未來真正培養(yǎng)跨界人才有很好的幫助,。另外您也談到去功利化的教育方向,,是我們非常值得期待的。
有請鄭校長針對改革的問題進行探討,,在座的青年朋友在網(wǎng)上關(guān)注到鄭校長有非常多的精彩演講,,有請鄭校長給我們做問題的解答。
全國人大代表,、貴州大學校長鄭強做客人民政協(xié)網(wǎng)“兩會大家談”,。記者李延兵 攝
鄭強:各位聽眾、觀眾,,我非常贊同龔克校長和李一飛校長的(觀點),,我們訪談就談不同的觀點,我的觀點不是在于說不同意剛才兩位嘉賓的談法,,也不是否定教育部的改革,,昨天和今天我接受了很多關(guān)于這方面的采訪,我談一點不同的觀點,。因為這恰恰反應了全民素質(zhì)存在的問題,,我們喜歡一邊倒,我希望有獨立的見解,、不同的觀點,。
我們在研究討論高考改革的時候,我要說一句話,,與其說我們在做這樣的技術(shù)修正,,(鑒于)我作為一個大學校長也在中國不少所大學當過老師,也給不少中學做過演講,,(不如說)實際上這都是技術(shù)上的事,。
實際上高考全世界都存在,包括龔克老師和李校長,,兩位都比我年長,,他們一定經(jīng)歷過文化大革命,或者是高考的1977,、1978年,。那時候中國沒有富人和富裕階層,不管是干部的孩子還是農(nóng)民的孩子,,都走到一個起跑線,,都考上了大學。你要注意“分數(shù)面前人人平等”這句話沒有過時,因為我在中國的好大學,、富裕的長三角——在浙江大學當過校長,,可現(xiàn)在到西部就很擔心。如果我們走到另外一個極端,,所謂(憑)教師的感受去面試自主招生,,現(xiàn)在大家都強調(diào)素質(zhì)教育,(強調(diào))孩子的素養(yǎng),,我就問農(nóng)村的孩子,、邊遠地區(qū)的孩子,他們能像北京,、上海,、天津、杭州的孩子從小到少年宮學鋼琴,、學外語,,能像你們這樣能說會道嗎?他們看到電視機,、攝像機就怯聲,,難道說我們分數(shù)降低點就看他們的表現(xiàn),他們能錄取嗎,?所以我又講孩子的素養(yǎng),、包括綜合素養(yǎng)不能用一次分數(shù)(來評定),但是我也需要強調(diào),,不能用一次大學的面試來決定孩子的素養(yǎng),。我要為窮孩子說句話,實際上山溝里的孩子就靠一次分數(shù),。所以我希望,,總理今天講“不要任性”,我就覺得我們無知無所謂,,但我們披著改革的旗號在做嘗試的時候要特別的慎重,。因為幾千年來國內(nèi)外都有高考,實際上我們現(xiàn)在要做的一件事,,我覺得比高考分數(shù)(更重要),,或者說是應該改變現(xiàn)有的所謂評價標準乃至國民理念,(也就是)對孩子幸福觀和人生觀的一種認可的理念,,我始終強調(diào)這句話,,讀中專沒上大學同樣有幸福的人生。因為我們看到發(fā)達國家在外面便利店收錢的孩子的眼神和讀大學的眼神是一樣的,,人生不是讀博士就是幸福的人生,。所以我強調(diào)的第一點(就是)讀中專和大學同樣有幸福的人生,,考不上清華、北大,、南開,讀貴州大學照樣有幸福的未來,。這一點特別重要,,爸爸媽媽不要認為孩子的高考才是終身的評判。我可以這么講,,(是因為)我實際上(就是)靠不斷的學習,、終身的學習。那一年打倒四人幫我的外語才29分,;今天,,我現(xiàn)在考八級、十級,,我的博士生都比不上我,,這次在英國,我用英文做了演講,,所有人都覺得我講得好,,因為我?guī)в兴拇谝簦驗榭蓯邸?/p>
我再補充一點,,他們都講的很重要,,但是我補充一句:我們做技術(shù)層面工作的時候,實際上需要我們教育工作者靠靈魂,、靠文化來引領(lǐng)(學生),。如果有一天我們(定義)教育成功是認為掃地的清潔工、拉煤工,、燒煤氣的工人,,他們的人生就像這位校長講的“不在于學一門技能”,而在于人內(nèi)心的豐富和對人性的理解,,(那我們就真正成功了),。我到貴州大學去視察,我跟貴州大學的孩子們說話,,就要鼓勵窮的孩子,、(尤其是)高考分數(shù)不太高的孩子,我經(jīng)常說一句話:考上名校把吃奶的勁兒用完的孩子未必有戲,。我在北大,、清華敢講這句話,基本上考上北大,、清華的孩子吃奶的勁兒都用得差不多了,,考上貴州大學現(xiàn)在開始用勁吃奶有望成才,。
訪談現(xiàn)場青年學生提問。記者李延兵 攝
編輯:羅韋
關(guān)鍵詞:教育 校長 高考 大學 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