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一品一鑒一品一鑒
古代的筷子都有哪些名稱
馬未都(著名文博專家)
古人說:“王以民為天,民以食為天,。”本篇的主題就跟吃有關,,說的是我們吃東西的時候經常使用的餐具,。餐具,,我們每天都接觸,,是再平常不過的了,,只是大多數(shù)時候我們都會被美食所吸引,,而忽略了為我們承載美食、享用美食的餐具,,它們也是那樣美妙,,有獨具特色的文化魅力。
中國人發(fā)明了很多餐具,,各種餐具都有獨特的功能,。其中最簡單,也是我們生活中最離不開的就是筷子,。跟西方人的餐具比起來,,中國人只要有一雙筷子,走到哪兒都餓不著,,西方人帶的那些東西——刀,、叉、勺肯定都上不了飛機,,只有咱們中國人方便,。
中國是筷子的發(fā)源地,使用筷子歷史悠久,,最早的筷子大概有7000年的歷史,。遠古的時候,人們使用的筷子多是就地取材的樹枝或木棍,、動物骨骼,;原始社會末期是削尖后的木筷或竹筷;夏商的時候,,牙筷和玉筷問世,;春秋戰(zhàn)國時期,出現(xiàn)了莊重古樸的銅筷,、鐵筷,;到了漢魏六朝,光亮秀麗的漆筷,、精致名貴的銀筷和金筷出現(xiàn),。筷子的名稱來歷也頗有意思,,先秦時期稱筷子為“挾”,,秦漢時期叫“箸”。古人十分講究忌諱,,因“箸”與“住”諧音,,而“住”有停止之意,不吉利,,所以人們就稱其為筷子,。
近年來我們多次說過,中國加入了《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所以象牙不允許再做這種餐具,,這只是作為一個文物的例證。人類在文明進程中有很多時候是無知的,由于我們過去的無知,,把象牙做成了餐具,,滿足了個人的需要,但是對整個地球的和諧造成了破壞,,所以今天就不許獵殺大象,,不許用象牙了。
中國人很早就用象牙做筷子了,。史籍上記載,,商紂王用象牙做過筷子,這段歷史還曾用來警示后人,。商紂王用象牙做了一副筷子,,大臣箕子非常擔心,你今天用象牙作一副筷子,,肯定就要配備對應的碗,,配備很多其他的精美餐具,你的生活就會一點一點腐化,。果不其然,,五年以后,商代的江山到商紂王這兒就給斷送了,。古人說“因小見大,,防微杜漸”,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不要看你只是做了一副象牙筷子,,但是它可能引發(fā)后面的連鎖反應。清代使用象牙做餐具的,,一定是達官貴人,,皇宮里就更不用說了。這其實是一個不好的風氣,,那只是證明我們有這樣一段歷史而已,。
有人認為象牙筷子、銀筷子都是可以試毒的,。它們能不能試毒呢,?那要看試的什么毒,過去下毒一般都下砒霜,,古代的砒霜沒今天的純,,其中有很多硫化物,所以銀器一下子就會變黑,。今天的砒霜特別純,,下去之后銀就沒反應了,,所以這僅是古代的一個局限。
百姓使用的筷子都是很容易獲取的材料,,最多的是竹筷,,竹筷在今天也是提倡的,我們不提倡使用木筷,,尤其是一次性的木筷,,給我們地球的傷害是很大的,,而竹子生長得比較快,。所以在生活當中,如果能有人自帶一副筷子就是最好的,,我見到很多這樣的環(huán)保主義者,。再就是提倡餐館使用消毒筷,筷子經過嚴格消毒依然是衛(wèi)生的,。我們不要以為一次性的筷子一定是干凈的,,現(xiàn)在有的一次性筷子反而很臟,上面全是病菌,。
(據(jù)馬未都《醉文明 貳》)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筷子 餐具 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