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六旬老漢研讀古籍自制“諸葛連弩”(圖)
原標題:六旬翁研讀古籍自制“諸葛連弩”
放在床上的“諸葛連弩”,。昨日,,廖師傅展示自制的諸葛連弩,。新京報記者周崗峰攝
新京報訊(記者侯潤芳)喜歡閱讀戰(zhàn)爭史,、古籍書、收藏各種古箭頭,,69歲的老人廖師傅近日制造出了失傳已久的“諸葛連弩”和“神臂弓”,。
據(jù)史書確認箭頭尺寸
連弩,又稱“諸葛連弩”,,相傳為諸葛亮所制,,已失傳,。
廖師傅說,根據(jù)《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損益連弩,,謂之元戎,以鐵為矢,,矢長八寸,,一弩十矢俱發(fā)”,有人認為,,諸葛連弩是裝在箭匣的小型弓箭,,且連續(xù)發(fā)射。但他認為,,“俱發(fā)”應(yīng)為同時發(fā)射,。“諸葛連弩是能夠射擊幾百米遠的重型兵器,如果是連續(xù)發(fā)射,,加上臂力有限,,其威力并不強,顯然與威力強勁的連弩對不上號”,。
此外,,廖師傅還對“矢長八寸”的解讀提出質(zhì)疑。
他認為,,“‘矢長八寸’,,弓箭只有八寸,很顯然與羽矛為矢的飛槍反差明顯”,。他推測,,“矢長”應(yīng)是箭頭的長度,這樣“箭身可達3米多,,符合元戎殺傷力”,。
自制連弩可射九米多
為了證明自己的判斷,今年6月,,廖師傅決定自制諸葛連弩,。
“強弩是當(dāng)時最尖端兵器,制造工序必須保密,。”廖師傅說,,雖然北宋的軍事著作《武經(jīng)總要》記錄了不少弩圖,但并未給出詳細的制造工序,。他又根據(jù)《諸葛亮傳》中“損益連弩”四字,,決定增加弩機的數(shù)目。為了做到多箭齊發(fā),,他決定將弩機連為一體,。
不久,,廖師傅制造出了六箭齊飛的單弓諸葛連弩,六箭齊發(fā)可飛出7.3米,,“弓力太弱”,。
此后,廖師傅開始試驗十箭齊發(fā)的單弓連弩,。
為了保證十箭齊發(fā),,他在連弩上設(shè)計了一個六組機,,其中一組機“負責(zé)”點射,,其余組機每個排放2支箭。
試驗成功了,,連弩十箭齊發(fā),,可射出九米多。
11月初,,廖師傅又制造出四弓的“諸葛連弩”,,“沒有合適的場地試驗,但估計能射出五十多米”,。
神臂弓可三箭排射
“諸葛連弩”制作完成后,,廖師傅又做出了失傳已久的神臂弓。
據(jù)了解,,神臂弓發(fā)明于北宋神宗時,,箭射程可達二百四十多步,號稱其他器械都不及,,為宋軍制式兵器之一,。
廖師傅稱,此前,,古兵器愛好者制造出的神臂弓不少是單箭弓箭,,但他認為,“據(jù)史書記載,,神臂弓應(yīng)該威力很大,,不可能是單箭弓”,而它出現(xiàn)在諸葛連弩之后,,古人不會倒退選擇單箭射擊,。
于是,廖師傅設(shè)計制造的神臂弓為雙弩機,、可三箭點射,,也可排射。
廖師傅說,,他自制的這些古兵器均是失傳的兵器模型,,威力有限,。
編輯:于瑋琳
關(guān)鍵詞:諸葛連弩 自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