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xiàn)場>書畫學(xué)院書畫學(xué)院
古紙各朝代書畫鑒別技巧
來源:中華書畫網(wǎng)
紙上有了書和畫,,就擔負了文化傳播的使命,,純以文房清玩的形式藏至今日的紙并不多見,。大多是清代以后的產(chǎn)品,。清朝的紙豪華絢麗,與其說是用于揮灑筆墨,,不如說是作為權(quán)威的象征,,以滿足皇帝,、顯貴之用和作為達官富貴財富的奢耀之物,,而并不是真正文人的揮灑欲望,。南唐李后主曾制澄心堂紙,這種彩色的箋紙傳到干隆時,,弘歷十分喜愛,,下令仿造了“干隆仿制澄心堂紙”。由于干隆性喜奢華,,故清朝華貴紙品蠟箋,、灑金箋、彩箋,、圖案箋,、花紋箋、金箔箋等層出不窮,甚至還出現(xiàn)了3米以上描有花紋,、涂蠟撒金的紙箋,,所繪 內(nèi)容有山水、樓臺,、云龍、鳳凰,、鳥獸,、花卉等,底色五彩斑斕,,極為華麗,,可惜眼下這種花紋箋已成稀罕之物。書懷——詩箋,,是清朝的另一類名貴紙,。此種紙張應(yīng)用在寫詩稿或書信上,以水印技法木版印刷而成,。通常是清代當時的著名畫家繪圖,,再予以彩色印刷。另外有詩箋上畫有商周的青銅器,,或以雙鉤法將銘文,、古碑上的字句描繪出來。上述濤箋現(xiàn)在已難尋覓,,只有少許清末或民國的清箋留存了下來,,但其售價特貴。
清末民初以來,,各地紛紛利用本地資源致力于書寫用紙的生產(chǎn),。如涇縣鳥汶宣紙、露皇宣,、小嶺虎皮宣,、四川夾江宣、河北遷安書畫宣,、湖南瀏陽貢宣,、廣東仁化長江宣、湖北潛山漢皮宣,、江西鉛山連史宣,、陜西鎮(zhèn)巴秦寶宣等,其中以“露皇宣”為宣紙之王,,更為世所罕見,,人們稱之為“國寶”。該宣紙屬特大凈皮宣紙類,具有質(zhì)白如玉,、色澤美雅,、紋理清晰、文藤精細,、拉力強,、抗老化、不易破碎,、宜保存,、防腐蝕、吸墨適中,、墨韻清晰等優(yōu)點,,深受國內(nèi)外書畫家的贊美。
甄別古舊紙箋首先要確定年代,,其年代大致分為清初,、清中期、清末和民初四個時期,,明天啟至清康熙年間的好紙較少,,嘉慶時期的紙箋多為仿前朝制品,所以乾隆時期的紙箋最為名貴,。其次最好不要相信印在紙箋上的年代,,因為清末民初仿制了大量的乾隆時期的帝王專用箋,筆者在古玩市場發(fā)現(xiàn)了數(shù)十種,,幾乎皆為贗品,。其三要熟悉掌握各種紙箋的制作特點、形式及裝飾圖案,。其四要看清紙表面是否光滑勻凈,,是否有雜漬或顏色的陳舊是否自然。通常古紙偏厚,,破碎后呈小塊狀,,斷面多有斜紋。
編輯:邢賀揚
關(guān)鍵詞:書畫 古紙 鑒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