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黨派聲音
九三學社:讓大數據產生“巨大價值”政府治理“如虎添翼”
海量,、動態(tài),、多樣的數據,,如何讓它產生“巨大價值”,?近日,九三學社調研組赴上海,、北京,、廣東調研——
大數據:政府治理“如虎添翼”(議政·民主黨派調研行)
繼云計算、物聯網之后,,又一股技術革命理念席卷而來——大數據,。海量、動態(tài),、多樣的數據,,如何讓它具備“巨大價值”,是這次被稱作“顛覆性技術革命”的關鍵,。
它將帶來的改變是可以預期的——傳統(tǒng)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將面臨巨大挑戰(zhàn),,尤其在公共服務領域,它有效集成信息資源的能力,,將會為政府管理理念和治理模式的轉變,,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撐。
巨大的應用潛力和創(chuàng)新空間令人神往,。九三學社素以高科技人才密集著稱,,今年,他們的黨派大調研題目即是“利用大數據技術提升政府治理能力”,,調研組邀請國家發(fā)改委,、科技部等部門的同志和專家,先后赴上海,、北京,、廣州三地,對4個城區(qū),、30余個部門,、近60家企事業(yè)單位進行調研并召開了10余次座談會。
大數據助力決策科學化,公共服務個性化,、精準化
在上海交通綜合信息平臺的監(jiān)控室內,,調研組可以一覽上海市的交通狀況。工作人員現場演示,,某地段發(fā)生交通事故,,監(jiān)控平臺的大屏幕將在3分鐘內自動發(fā)出警報,點擊進入,,就可以得到即時街景,,交管部門可以根據事故情況采取相應處理措施。此外哪個地段擁堵,、所有運送危險物品車輛的位置、哪個小區(qū)接到110報警等關鍵信息,,也能實時反映在大屏幕上,。
這是大數據應用于公共服務領域的典型案例。這個平臺集成了道路傳感系統(tǒng),、出租車GPS系統(tǒng),、居民手機信號遷移、實時視頻采集等多系統(tǒng)信息,,海量的數據匯聚而來并得到迅速整合,,用以分析交通狀況,大大提高了管控措施的準確性和時效性,。
不僅如此,,根據長時間的數據分析,各個地段擁堵狀況和原因一目了然,,對下一步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也將提供有力的決策支撐,。
決策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之一,是對信息的占有與分析,,大數據技術無疑能很好地完成這一職責,。調研組發(fā)現,利用數據融合,、數學模型,、仿真技術等,可以大大推動政府決策的科學性,,甚至如北京龍信所做到的,,“揭示出原來沒有想到或難以展現的關聯”。
北京龍信公司向調研組展示了他們的研究成果,。他們基于國家經濟戶籍庫,,分析表明1990年至2011年我國財政收入與企業(yè)注冊資本之間的關系呈高度線性相關,其相關系數高達0.987,而斜率竟為0.148,,也就是說:放開企業(yè)注冊,,可以大大增加政府財政收入,這就為宏觀經濟決策提供了極富價值的參考,。
需求多元時代,,公共服務也勢必要向個性化、精準化方向發(fā)展,,大數據技術無疑是有力支撐,。
在上海申康醫(yī)聯總部,調研組見到了世界上最大的電子健康檔案信息庫和PB級的醫(yī)學影像檔案庫,。上海自2006年啟動“醫(yī)聯工程”,,目前工程已完整收集38家三級甲等醫(yī)院數據,現又擴大收集范圍,,已覆蓋上海,、廣州、武漢等城市和20多個地級市的近1億就診人群,。
一個病人只要到加入工程的任何一家醫(yī)院就診,,就會自動生成一份電子健康檔案,進入海量數據庫,。什么時間得什么病,,在哪家醫(yī)院由哪位醫(yī)生進行了哪項檢查,檢查的電子影像資料,、醫(yī)生每次開的藥物清單等關鍵信息全部予以收集,。
這無疑是一個“寶庫”,政府,、醫(yī)生,、病人都能各取所需。醫(yī)生能根據病人既往病史和開藥情況,,實現診療精細決策,,跟蹤醫(yī)療質量;市民可就常見病自我診斷,,實現智能就醫(yī)推薦,,并享受個性化康復保健指導等;而政府則根據數據分析,,合理調配醫(yī)療資源,,跟蹤和分析慢病,并能大大提高對疫情和突發(fā)事件的監(jiān)測處置能力,。
信息要實現共享融合,,必須打破部門分割
大數據分析能去偽存真,用在公共服務領域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上海民政局建立了居民經濟狀況核對信息系統(tǒng),,通過信息核對,,在17.4萬余戶次申請保障房的家庭中,檢出1.7萬不合條件戶,;在“低保”項目中,,共核對51萬戶次,新受理申請檢出率達14%,,已累計節(jié)約公共財政19億元,。
但調研組也發(fā)現,這個信息系統(tǒng)的信息來源并未臻于完善,,一些其他部門掌握的信息并未進入數據庫,。同時,全國社會救助部際聯席會議制度正在籌建,,建立全國層面的核對信息數據交換和共享平臺是一項重要任務,,但要在全國范圍內實現信息共享,困難重重,。
行政分割是關鍵點,,大數據帶來的重大機會中,,其中就包括消除政府各部門間的制度藩籬,,但目前推行大數據技術的藩籬,恰恰就在部門利益割據,。一項調查顯示,, 66.7%的受訪部委信息化部門負責人認為,目前數據管理最大的挑戰(zhàn)是數據的開放與共享,。
眾所周知,,大數據應用的前提,應是數據信息的采集,、更新,、共享和融合。調研組指出,,我國大量價值密度高的數據由部門掌控,,各部門、各層級間條塊分割成為信息孤島,,數據采集重復,、數據標準不同、準確性和一致性差,、開發(fā)利用程度低,。政務數據缺乏統(tǒng)一的標準和規(guī)范,制約了信息資源的開發(fā)利用和共享。
調研中,,有不少為政府部門提供數據服務的企業(yè)和為上級政府部門采集數據的基層社區(qū)訴苦,,一方面他們是數據提供者,另一方面卻得不到查用整體數據的授權,,一位社區(qū)主任用“在大海里用小勺舀著用”來形容當前的現狀,。
一個不爭的事實是,部門所有制的數據資源分割和壟斷,,制約了政府的協同管理水平,、社會服務效率和應急響應能力。而另一個傾向也引起了調研組的憂慮,,在大數據風潮下,,許多地方和部門開始另起爐灶,建各式各樣的數據中心,、信息中心,,重復建設、標準不一,,勢必造成資源浪費,,同時也為下一步整合制造了新的難題。
“部門數據共享的技術不是問題,,轉變觀念才是關鍵,。”九三學社中央主席韓啟德認為,應在云計算等現代技術的支持下,,以理順體制,、健全機制為重點,完善政府大數據應用機制,。
調研組建議:或在國家層面成立數據資源監(jiān)管機構,,或由信息化主管部門牽頭,按照“一數一源,,授權使用,,分層管理,分級應用”的原則,,對現有資源進行整合,;出臺大數據技術、協議,、標準等規(guī)范,,統(tǒng)一政府各部門數據編碼、處理,、共享,、交換標準,;依托已有基礎構建完整的、系統(tǒng)的,、多層次的公共云平臺,,匯集各部門數據,打造集中與分布式相結合的政府信息資源服務體系,,對內共享交換,,對外協同服務;同時,,定期對政府數據共享,、數據質量、合作應用等情況進行評估,,納入政府部門績效考核,。
建立以市場為主導的政府數據資源運行機制
在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務平臺,調研組看到一個強大的數據庫,。它歸集包括法人和自然人監(jiān)管,、執(zhí)法、審批,、資質等1200多個信息事項,、3億多條數據,供部門監(jiān)管和信息主體查詢,。
強大的信息收集能力,,一方面佐證了大數據給政府監(jiān)管市場、建立公平競爭環(huán)境帶來的便利,;同時也引發(fā)思考,,即在推行大數據過程中,,一定要厘清法律和倫理的邊界,。
從大數據的產生來考察,它對隱私的窺探與暴露是與生俱來的,,如果不加約束,,它的“侵略性”將突破邊界。沒有足夠的政策和法律供給,,不僅會影響大數據技術的發(fā)展,,也會傷及社會基本理念和公民個人權利。
調研組對此提出審慎的建議:應加快制定關于各類數據的產權歸屬,、保護以及數據采集,、存儲、加工,、傳遞,、檢索,、授權應用等的法律法規(guī),明確數據擁有者,、使用者,、管理者、社會第三方等各方責任權利義務,,厘清公民隱私權和知情權的界限,,建立符合中國國情的數據應用法律體系;在國家層面出臺政策,,明確不同類別,、不同層級政府部門在大數據建設中的定位,建立數據保密與風險分級管理機制,。
全新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將帶來全新的商業(yè)模式和發(fā)展路徑。世界著名咨詢公司麥肯錫有一份報告指出:“人們對于海量數據的運用將預示著新一波生產率增長和消費者盈余浪潮的到來”,。如果按照它給出的測算方法,,北京市政府部門數據開放的潛在價值可達3000億—5000億元;按此推算,,全國政府部門數據開放的潛在價值可達10萬億—15萬億元,。
“一方面政府掌握著大量核心數據,但占數據總量95%以上的非結構化數據被束之高閣,;另一方面,,一些企業(yè)擁有專業(yè)數據分析應用技術,卻只能望寶山興嘆,。”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賴明說,,若政府部門與市場主體加強合作,必將激活各方潛藏的巨大市場價值,,并提升政府的決策管理服務水平,。
調研組建議,應以產業(yè)化,、市場化為方向,,打破數據壟斷,建立以市場為主導的政府數據資源運行機制,,按市場規(guī)律和風險等級分級開放政府數據資源,,授權和鼓勵第三方參與政府數據資源開發(fā),并向市場購買社會數據及服務,,鼓勵基于大數據的服務和運營模式創(chuàng)新,。
“國土面積廣、人口數量多,、經濟體量大,、發(fā)展不均衡的基本國情,,決定了我國擁有其他國家難以企及的海量數據和應用前景。”韓啟德分析,,如何充分采集,、挖掘、管理和應用數據“礦藏”,,將成為影響國家競爭力的重要因素,。“應盡快將大數據等現代技術應用上升為國家戰(zhàn)略,同時把數據主權納入國家核心利益范疇,,制定專項發(fā)展規(guī)劃,,以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現代化為切入點,引導大數據技術和產業(yè)快速發(fā)展,。”
編輯:劉愛梅
關鍵詞:數據 大數 政府 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