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公益>公益資訊
這條路,,直通小康——冀南山區(qū)“網紅路”串起山鄉(xiāng)好生活
冬日的暖陽照在太行山上,。在河北省邯鄲市峰峰礦區(qū)義井鎮(zhèn)山底村,,導游趙學芬站在抗日地道遺址的瞭望臺上,,介紹著村子的歷史文化,。即使是旅游淡季,,也有不少游客前來觀光,。
山底村一面靠山,、三面環(huán)溝,交通閉塞,。過去一到冬天,,村民只能“貓冬”。作為當地土生土長的農民,,趙學芬從沒想過,,自己有一天會成為導游,更沒想過隆冬時節(jié)還有人來村里游玩,。這一切要從一條路說起,。
2017年,峰峰礦區(qū)“0號旅游路”建成通車,。這條旅游專線全長30多公里,,途經33個村,,串聯起29個景點,成為太行山旅游的觀光路,,也成為當地的一條民生路,、致富路。
十幾年前,,山底村還是一個深藏大山的小村莊,,由于村內抗日地道保存完整、紅色文化豐富,,2007年山底村開始發(fā)展特色旅游,。由于交通不便、配套設施不完善,,旅游業(yè)收效甚微,。最慘淡時,一個國慶假期游客只有200多人,。
隨著旅游路建成通車,,昔日無人問津的小山村“火”了起來,在外打工的村民紛紛回村創(chuàng)業(yè),。村民段合花在村里開了農家樂,,負責接待游客。她告訴記者,,餐館平均每天利潤200元,,趕上旅游旺季,一天能掙上千元,。
近幾年,,山底抗日地道遺址被評為河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還入選了國務院發(fā)布的“國家級抗戰(zhàn)紀念設施,、遺址名錄”,。一些公司和學校主動找到村兩委,希望在這里開展團建和研學教育,?!昂芏鄨F隊直接包車來村里參觀,一次能來兩三車,。去年國慶節(jié),,一天就來了10輛大巴車,整個假期游客接待量近3萬人,?!鄙降状妩h支部書記藺法旺說。
旅游業(yè)的蓬勃發(fā)展使村莊基礎設施建設加快。這幾年,,山底村所有街巷全部硬化,,游客接待中心建成投用。當地政府在旅游路沿線開通了公交車,,太行藥王谷,、躍峰渠紀念館等景點串珠成鏈。山區(qū)民眾告別了“晴天一身土,,雨天兩腳泥”的尷尬窘境,,過上了“出門柏油路,抬腳上公交”的便捷生活,。
旅游路是便民路,,更是產業(yè)路。在彭城鎮(zhèn)爐上村,,村民劉新海坐在自家炕頭盤算著一年來的收成,。上個月,他家最后一批冬桃銷售一空,。作為當地的種植大戶,,眼下他忙著組織村民養(yǎng)護果樹,防止發(fā)生凍害,。
“這條路給村子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過去村里只有土路,冬天一上凍,,路面打滑,,冬桃運不出去,只能就近賣,。不僅銷路窄,,還賣不上價?!眲⑿潞Uf,,旅游路修通后,,當地政府在爐上村建立了電商服務站,,拓寬了農特產品銷路。現在顧客下單后,,水果2小時送到邯鄲市區(qū),,次日就能送到北京。
“以前這里根本沒有出村路,,出租車都不愿來,。想去鎮(zhèn)里辦事,得走到鄰村才能坐上車。村里考出去的大學生放假回村,,從下車到家要走半小時,。”爐上村黨支部書記何付林說,,如今村里通了柏油路,,還通了公交車,不僅去鎮(zhèn)里方便,,還能坐車到城區(qū),。
路通了,人才也回來了,。在爐上村,,記者見到了彭興陶瓷加工廠負責人李瑞?!拔耶厴I(yè)后在北京從事互聯網工作,,旅游路修通后,選擇回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崩钊鹫f,現在他們的產品不僅賣到全國20個省市,,還走出國門,,帶動了80多名村民就業(yè)。
今年9月,,“0號旅游路”被交通運輸部評為“我家門口那條路——全國最具人氣的路”,,成了名副其實的網紅打卡地。游客接待中心,、冬桃產業(yè)園,、電商服務站……一個個產業(yè)項目因路而興,也因路更旺,,當地村民人均年收入已從2015年的4000多元躍升至現在的近萬元,。路好了,人心齊了,,脫貧致富的干勁更足了,。
編輯:王慧文
關鍵詞:旅游 村民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