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場>訊息訊息
書協副主席陳振濂:誰說書法只抄古文 和時代同頻共振
中新網杭州2月24日電 題:書協副主席陳振濂:誰說書法只抄古文 和時代同頻共振
作者 嚴格 童笑雨
2月24日,,“戰(zhàn)疫情,獻愛心—蒲公英計劃師生作品義拍專場”落下帷幕,。作為發(fā)起者,,陳振濂為它提了三個字“抗疫行”。
陳振濂是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書協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長兼秘書長。
這個月,,閉門不出的他堅持用書法記錄疫情生活,,“抗疫行”是其中之一。但引發(fā)關注的是他的一篇“書法史記”: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傳染,肆虐華夏,,舉國進入防疫體制,。尤可感者,民眾自我隔離,,社區(qū)鄉(xiāng)村全員監(jiān)控,,直抵每戶每人,足見今日中國“舉國體制”之有效性,。年初高層倡社會治理創(chuàng)新,,今之防疫,或正成一典型樣本,。唯愿天佑中華,因禍得福,,則庚子新正兩周,,必將進入史冊也。
除了對陳振濂與眾不同的“反慣性書寫”看法不一,,對于書寫的內容,,也有人質疑,不是唐詩宋詞,,也不是標語口號,。陳振濂的抗疫書法內容更像一篇時評,甚至還涉及社會治理創(chuàng)新,。
“我希望做一部用書法打造的《史記》,。書法家應該記錄時代與生活,而不是簡單抄抄古詩文,?!标愓皴ジ嬖V記者,用時代的語言,、以書法的形式將當下身邊的事情記錄下來,,是書法“新時代”的應有要求。
而陳振濂曾經在政府部門工作,,他覺得這一次疫情也是中國基層社會治理的一次大考,,所以在創(chuàng)作抗疫作品時候,有感而發(fā),。
“庚子正月新冠病毒肺炎疫發(fā),,舉國震驚。防疫措施之嚴厲縝密,,前所未有,。唯望天佑中華,共克時艱,,度過難關,,再鑄輝煌,。”疫情初期,,陳振濂寫下這一幅《共克時艱》,;
全民宅家、閉不出戶時,,他寫下:“新年長假十日,,蝸居不出,已成宅男,。百無聊賴,,蓋拜新冠病毒肺炎防疫之所賜……而湖上限游限行,社區(qū)門禁極嚴,,亦史無前例,,嘆嘆!”
像這般用書法語言記錄歷史,,反映時代,,陳振濂已堅持近十年。
2012年,,他提出用十年時間完成3000個“社會紀實”作品,,寫一部與時代同步的書法《史記》。在他筆下,,全是與民生相關的話題,,高科技、民工荒,、少兒教育和淘寶人工智能等無所不包,,如今作品已累積至千幅。
“史記一旦完成,,它的歸宿一定不是拍賣市場,,不是畫廊,而是捐贈美術館,?!标愓皴ヌ寡裕趧?chuàng)作書法史記的時候,,從來不考慮可以換多少錢,,有多少收益,就是一個藝術信仰和理念實踐。
在陳振濂看來,,其他藝術形式如美術,、音樂、戲劇,、舞蹈都在記錄時代,,書法不能缺席?!坝脮ㄓ涗洉r代,,是思想文化的凝練,是比寫書法本身更重要的事情,?!?
抗疫中,讓他更加堅定了打造“書法史記”的想法,?!斑@段時間,我寫了很多抗疫作品,,但沒有一件能有這么大的反響,。這證明書法史記切中了書法創(chuàng)作的七寸,?!?
陳振濂說,現在有些書法家嬌生慣養(yǎng),,滿足于抄寫幾首唐詩宋詞,,時代對他們沒要求,他們對時代也沒有責任,,老百姓的喜怒哀樂與他們沒有關系,。
他認為,書法家也要關心國家大事,,用手中的筆,,紀實、紀事,、紀人,,和時代同頻共振。(完)
編輯:楊嵐
關鍵詞:陳振 振濂 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