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一把面團捏萬象 巧手指尖塑人生
中新網(wǎng)蘭州12月24日電 (高展 高于婷)精巧的花饃饃、栩栩如生的生肖造型,、活靈活現(xiàn)的人物形象,,在甘肅民間藝人石金蓮家中的角角落落,,各類面塑作品身影隨處可見。
今年65歲的石金蓮,,出生在甘肅慶陽市西峰區(qū)后官寨鎮(zhèn)的一個農(nóng)民家庭,。對石金蓮來說,面塑曾是兒時玩具,,也是如今的謀生之道,。一件件藝術作品中,凝聚著她的人生感悟,。用一只頂針,,一把梳子,一個面刀,,創(chuàng)造了美麗的人生風景,。
兒時的石金蓮,最盼望的就是母親做花饃饃的時候,?!澳赣H會按照家里成員的各自屬相,捏個生肖當作玩具,?!笔鹕徴f,看到花饃饃上漂亮花朵,,心中喜歡得不得了,,母親和奶奶在灶頭忙活,她就拿著邊角料有模學樣地跟著學,。
“小時候沒什么玩具,,面粉也是稀罕東西,。除了過節(jié)時候能夠拿到一點點邊角料,平時都是自己挖黃土和成軟泥,,然后捏著玩,。”石金蓮說,,以前過節(jié)小孩都圍著灶頭看花饃饃,,喜歡勁兒過了也就不關心了,她不一樣,,漂亮的花饃饃在她心里,,生下了根。
石金蓮沒讀過書,,成年沒多久就成了家,。丈夫勤奮踏實,她聰慧賢良,,兩人互相攜手,,生活漸漸有了起色,三個孩子也都平安健康地成長著,。
可1988年一場突然而來的變故,,讓這個家庭遭受了重擊。丈夫外出遭遇事故不幸去世,,這一消息打垮了當時34歲的石金蓮,。看著一家老小,,石金蓮只能自己給自己鼓勁:“娃娃要吃喝上學,,老人年紀大了需要照顧。丈夫走了,,可家不能倒”,。
外出打工收入會多一些,但沒法照顧老人和孩子,。思索再三,,石金蓮還是選擇留在家里,,用20多畝地來謀生計。一家人日子過的很是清苦,。
農(nóng)閑之余,,村里遇上紅白喜事,石金蓮都會主動搭把手,。本是個幫忙事,,沒想過收錢,但接的活兒多了,,人們也建議她定個價?!皼]想到,,花饃饃給家里帶來了一份新收入,甚至成了主業(yè),?!笔鹕徎貞浀馈?/p>
她每日起早貪黑,、勤儉持家,,用一雙巧手供養(yǎng)3個孩子完成學業(yè),盡心竭力侍奉老人,。當孩子們一個接著一個成了家,,不忍留母親一人在老家操勞,便將石金蓮接到了城里生活,??伤€是閑不下來,很多人都找到她幫忙做花饃饃,,隨后她便開了家小商鋪,,一邊帶小孫子一邊做面塑。
石金蓮的面塑作品有孩子們喜歡的機器貓、孫悟空,、喜羊羊,,也有極具藝術性的開屏孔雀、雙龍戲珠,、梅花竹菊,。小小的一塊面團,經(jīng)過她的巧手,,變成了一件件活靈活現(xiàn),、栩栩如生的作品。
石金蓮把對生活的觀察感悟,,深深融入了面塑作品之中,,其中部分作品在各類展覽比賽中斬獲大獎,她還獲得了慶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傳承人,、甘肅省民間藝術家等榮譽稱號,。
如今,家中兒孫滿堂,,石金蓮不用再為生計發(fā)愁,,她的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面塑上。陸陸續(xù)續(xù)地,,石金蓮帶了20多名學員,,且不收任何費用。
“生活的考驗過去了,,現(xiàn)在就想著怎么把面塑這門手藝傳承好,。”石金蓮說:“這門老手藝里有咱們的傳統(tǒng)文化,,是寶貴的文化財富,,需要好好傳承下去。只要有人需要,,我就愿意一直做,;只要有人想要學,我就愿意繼續(xù)教,?!?完)
編輯:楊嵐
關鍵詞:金蓮 面塑 巧手 面團 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