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集·言論集·言論
俞露:《慶余年》教人在錯誤中正確地生活
作者:俞 露
雖然11月26日上線零宣發(fā),,但新會員擴容量超標——如此一句話標簽,,對觀眾而言,,畢竟只是個通向《慶余年》的路牌,。
好說好商量
該劇講述一個期待多爭取生命時間的重癥肌無力青年,,無意間回到慶帝時代(歷史架空),,慶自己又得一段“余年”的同時,,又卷入追殺及身世追溯,。一言以蔽之,,寫的是命運的復(fù)盤與復(fù)仇,,當然,少不了妙手回春的愛情,。
無法把這故事講得更簡單,,因為男頻故事脫了打怪升級就等于基因重新編輯;也無法把這故事講得更復(fù)雜,因為近四百萬字的小說本身已是一張?zhí)炝_地網(wǎng),,網(wǎng)文就是蜘蛛狩獵,,總要能確保至少一根絲夠黏,能捕獲數(shù)據(jù),。
但這次,,照我看,余年可慶,。因為敲開這粒足料大核桃,,發(fā)現(xiàn)里面不是一顆仁,而是一粒豌豆,,銅質(zhì)——敲不爛砸不扁,,要表達的就一句話:如何在不認真中認真生活?
或借朋友一句話,,如何在錯誤中正確地生活,?
但凡成年人,就無法小看這句話的魅力,。只因現(xiàn)實多復(fù)雜,,萬事常曲折,所謂容忍兩種相反的東西在個人身上并馳,,在眼下這個時代并不是什么神仙高境,,而是一種基礎(chǔ)日常。
這是個真理有空前市場的時代,,也是個真理過剩的時代,。只是它們要么裝深沉扮嚴肅,要么雞精兌水賣精神大力丸,,難得有樸素大方又不膚淺的語言通道,,和大家好說好商量,平等地聊聊,。
而貓膩的故事有這基礎(chǔ),,王倦的改編有這領(lǐng)悟,故而讓《慶余年》沒有成為一堆情節(jié)泡沫,,而是低處有劇情,,中處有人物,高處有態(tài)度,,且流暢自然,,輕松愉快。于是再套路,,也不至俗艷,,并不改魂。
小處認真,讓大事的雷霆常成啞炮
重復(fù)一遍這劇的魂,,即,,如何在不認真中認真地生活。先說說“不認真”,。
主人公范閑閑散大膽,,要學(xué)下毒,月黑風高,,刨尸解剖。但完全沒一驚一乍,,沒讓人物像小丑一樣地在墳包面前演恐懼演惡心,,而是讓他悠然指出,徒手解剖不衛(wèi)生,,要戴手套,。
挖墳解剖是個狗血梗,但若是以狗血演狗血,,那就好比讓人物絆一跤來令人發(fā)笑,,純屬販賣滑稽。而此劇對人物的定位絕非如此,,范閑絕沒那么認真,,而是大事面前,總看似嚴肅地較真些小事,。好比魯迅筆下的阿Q,,頭都要殺了,較真的是那畫押的圓畫得不圓,、大為遺憾,。范閑的小處認真,讓大事的雷霆常成啞炮,,反倒擦出種種幽默,。
故事對其他人物,也沒有什么刻板意義上的苛求,。范閑的弟弟范思轍,,與有家產(chǎn)之爭的哥哥并沒有刀槍棍棒勾心斗角地撕咬,挨了打就說“手上放點銀子就不疼了”,,要么就是約伙人,,打回去,當看到哥哥帶來的奇書《紅樓》如此暢銷,,就捐棄前嫌提議搞合伙,,放在今天,就是青年默多克。
還有監(jiān)察院文書王啟年,,以小雞啄米圖的地圖畫功向各路進京子弟兜售,,被拆穿后開始周星馳式比慘,再被拆穿后……生活就是用來被拆穿的,,拆穿也沒有什么嚴肅的后果,,自己攤牌,完成,。
這種對現(xiàn)實抱以的小溪式絕不拍擊,,而是嘻嘻一笑、蜿蜒流過態(tài)度的人物,,在故事里自上而下,,形成了一種風貌。說到底,,它是創(chuàng)作者骨子里對世界的一種閱讀姿態(tài),。
都是時代的多余人
這姿態(tài)背后都是現(xiàn)代心態(tài),比如解構(gòu),。
解構(gòu)壓力,、解構(gòu)嚴肅、解構(gòu)焦慮,、解構(gòu)恐懼,、解構(gòu)一切煞有介事——解構(gòu),已經(jīng)成為一種心理手段,,意味著和現(xiàn)實保持一層薄薄的距離,,既承認肉身的有限、人性的軟弱,,又笑納如此,。既然人皆非圣賢,與其被缺陷壓住,,不如翻身做缺陷的主人,,學(xué)會了自嘲,也就學(xué)會了強大,。阿Q精神的種種變體,,又何嘗不算認知心理學(xué)之一種?
所謂退一步海闊天空,,從來后退的不是海也不是天,,而是人的自我評估。
大白話些,,就是別拿自己當回事的同時,,加之于身上的重擔自然也減輕,,至少不必死磕。修飾些講,,就是未經(jīng)審視的人生不值得一過,,而經(jīng)過審視的人生一般就是沒法過,如何是好,?直面慘淡的人生,,又出得了幾個英雄主義的羅曼·羅蘭?那至少松松筋骨,,端正態(tài)度成:舉重若輕,。此念一正,就會發(fā)現(xiàn),,生命里哪有什么不可承受之重,,輕重,都是個相對,。
這再往文學(xué)深里走,就是王朔當年那一卦了——頑主似的小人物,,民間堂吉訶德,,雖不斷挑戰(zhàn)社會道德的邊緣,事實上哪一個階層也無法融入,,但好在他們慣于自嘲也善于自嘲,,順便把披掛著自我的社會現(xiàn)實也都一并戲謔了。說到底,,他們和穿越回去的《慶余年》范閑,,都是時代的多余人。
然而慶余年是文化商品,,縱然不會走得這么遠,,但確實反映了一種新的生活姿態(tài):不那么繃,不那么裝,,不那么勢利,、不那么孤高,也不那么卑微,。
敢于平凡的勇氣
范閑大概也照著這樣在寫:身出名門,,但不喜歡差遣人,因而罵走仆人,;文武雙全,,但能文斗的就不動手;比詩大會,,寫不出杜甫的詩,,會背也行,,寫不成王羲之柳公權(quán),能寫字就行,。何必要黃金萬兩,、才華橫溢,那都是一場場虛榮游戲,,要的是解決問題的實惠和敢于平凡,。
這才是青年主流,為別人凹姿勢,,免了,;為自己而平凡,敢了,。不要小看敢于平凡的勇氣,,我們的生活中,它才是一層綿軟肉身和冰冷現(xiàn)實之間的緩沖油脂——快樂,,真的在于心靈的微胖,。
這和曾經(jīng)的人生開掛,一根金手指,,扶搖直上的男頻文其實正相反,,而事實證明,范閑反了舊時英雄,,倒是造了新的一款,。
只因“不認真”的糖衣還裹著內(nèi)里的“認真”。慶余年里除了“重活一次,、好好做人”的淺白主題,,還讓主人公有一種當代性的堅持,那就是立在監(jiān)察院那塊,,來自范閑母親的石碑,。
碑文陳述諸下愿望:“我希望慶國之法,為生民而立,,不因高貴容忍,,不因貧窮剝奪,無不白之冤,,無強加之罪,,遵法如仗劍,破魍魎迷崇,,不求神明,;我希望慶國之民,有真理可循,,知禮義,,守仁心,,不以錢財論成敗,不因權(quán)勢而屈從,,同情弱小,,痛恨不平,危難時堅心志,,無人處常自?。晃蚁M@世間再無壓迫束縛,,凡生于世,,都能有活著的權(quán)利,有自由的權(quán)利,,亦有幸福的權(quán)利,,愿終有一日,人人生來平等,,再無貴賤之分,,守護生命,追求光明,,此為我心所愿,,雖萬千曲折,不畏前行,?!?/p>
故事里,,小處寫得極小,,大處又放得極大,有多大,?大概和法國啟蒙主義伏爾泰,、孟德斯鳩那支,那么大,。
劇情里,,范閑在監(jiān)察院是辦完了正事去看這塊碑,但放在人類文明史上,,哪里還有比這碑上所言,,更正的一件正事?范閑的母親葉輕眉,,放在慶帝時代,,已經(jīng)不是戊戌君子,而是具有科幻程度的革命家,。
因此故事的碑文之追求,,即便在目前的歷史進程,,都屬于薩繆爾·亨廷頓的“文明的沖突”,尚屬天方夜譚,、遠未解決,。也在此時,不認真的認真開始起作用了——看完這塊碑,,范閑說,,我可不干這事,太宏大又危險,,我能力有限,,還是活下去再說。
月亮照著六便士
事實上,,故事里的諸多事情也一并這樣處理:范閑認真地認為不該奴役他人,,好好講道理無用,只好不認真地佯怒將人罵走,;范閑認真地認為自由戀愛才能結(jié)婚,,于是不認真地給自己拆臺,寧可不要權(quán)柄放棄錢倉,,也要毀掉權(quán)威綁給他的賜婚,。
這恰是現(xiàn)實里普遍的平衡難題——若毫無堅持,走向油膩只是個時間沖刷問題,;堅持到咬碎鋼牙,,那不是堅持而是偏執(zhí),多半是不通人性或者自戀過剩,。如何既不成為里外圓融的精致利己主義,,又不至于本想草船借箭,結(jié)果自己先被射中腦門,?《慶余年》隨之遞來四字箴言,,外圓內(nèi)方。
入世中人,,開掛的沒有,,最好的境界也就如上四字。圓之有度,,方之有物,,若能翻倍擴展到這八個字,照我看,,就已是肉骨凡胎,,在紅塵中的入圣境界了。
因此,,慶余年里開的掛,,不再是功名利祿美人如云的掛,,而是人物三觀正、段位高,,繼而成為青年之入世表率,,最后被正邪之爭逼得在見招拆招之間,舉起理想大旗,。
主人公好像總在說,,誰不是揣著明白裝糊涂?哪個青年在社會大學(xué)里,,不曾發(fā)生現(xiàn)實主義和理想主義的自我博弈,?
大約還是錢德勒那句話,如果我不粗野,,我就沒法活,,如果我不文雅,我就不配活,。
何況當今審美下,,那些繃著做的文章,多是在跳大繩,,一切的煞有介事不過是過時發(fā)明,、遲早脫下的皇帝新衣罷了。人生本沒那么多詞藻堆砌,、更別里外里透著把自己當回事,,而范閑這次,以身垂范——
你也可以不認真地認真地活,;
你也可以在錯誤中正確地活,。
別無選擇反正,值得一試畢竟,。
最后,,余年之可慶,,在于有靈氣,、愛現(xiàn)實——誰不是既愛六便士又舍不得月亮?那就莫忘,,有的便士也被月亮照亮著:
是因為有所認真,,才值得有所不認真。畢竟人間有無清暉,,取決于心中有否清歡,。(俞 露)
編輯:董雨吉
關(guān)鍵詞:認真 范閑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