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120種宮中動物集體“亮相”
《故宮里的博物學》新書上市,請來“乾隆”和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當“代言人”,,紫禁城里的120種奇珍異獸集體“亮相”,。
這套號稱“連乾隆皇帝都愛不釋手的枕邊書”是一套根植于故宮的博物學通識讀本,由故宮出版社與中信出版社共同出版,。全書共3冊,,分別是《故宮里的博物學:給孩子的清宮獸譜》、《故宮里的博物學:給孩子的清宮鳥譜》和《故宮里的博物學:給孩子的清宮海錯圖》,。
三本書以故宮院藏《清宮獸譜》,、《清宮鳥譜》和《清宮海錯圖》為藍本,精選120種陸地,、天空,、水生的神奇動物,以現(xiàn)代博物學的探究方式,,打破人文與科學的界限,,從文學、藝術,、動物,、地理、自然,、民俗,、歷史等方面,講述神奇動物的妙趣故事。以“獸譜”為例,,除了宮廷畫師參與,,傅恒、兆惠等朝中重臣均是??闭?。當年,編輯這本書用時11年,,與《爾雅》《說文解字》等典籍的考據(jù)方法一脈相承,。
專家介紹,圖書的藍本曾是最詳實,、最權威的博物圖志,,很少對外公開。從乾隆十五年(1750年)至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間,,乾隆親自召集當時兩位重量級宮廷畫家余省和張為邦,,歷時十余載,合作繪制了“鳥譜”和“獸譜”,。這兩部書中關于動物的全部文字解說,,由乾隆朝的“八大臣”聯(lián)手完成?!傍B譜”是中國古代開頁最多的工筆重彩花鳥畫冊,,“獸譜”以獸類為表現(xiàn)對象所繪制的圖譜,不僅在清代宮廷繪畫中獨一無二,,在中國歷代宮廷及民間繪畫上也是前所未有,,在古代繪畫史和動物譜志上,有獨辟蹊徑的開創(chuàng)性意義,。
“海錯圖”的來歷更為傳奇,。這是康熙年間,民間博物學高手聶璜,,歷經(jīng)幾十年,,訪遍全國各地江海湖泊,考察積累,,繪制而成,。“海錯”的“錯”,,是種類繁多的意思,。漢代以前,人們就用“海錯”來指代各種海洋生物,,后來漸漸成為了海洋生物、海產(chǎn)品的總稱。這部書曾消失在民間,,后由大太監(jiān)蘇培盛帶入宮中,,呈現(xiàn)給皇帝。乾隆繼位后,,非??粗剡@套書,讓人把畫冊重新修補,、裝裱,,并將之存放于他在紫禁城內(nèi)的重要居所重華宮內(nèi),常常翻看,。乾隆還把“獸譜”“鳥譜”和“海錯圖”分別收錄進代表歷代書畫的大型著錄文獻《石渠寶笈》續(xù)編中,。
“鳥譜”“獸譜”和“海錯圖”,在當時是最詳實也最具權威的博物圖志,,可以幫助皇室子弟學習和了解不同物種,、名稱、生理特征,、棲息環(huán)境等科學知識,,成為皇室子弟學習動物知識的重要啟蒙讀物。
此次“再版”,,故宮精選出120種動物,,在各種史書、筆記,、小說等古代文獻中選取素材,,輔以原書中的圖畫和文字,將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動物學知識融合在一起,,講述故宮里動物的故事,。為了方便孩子查詢和識別,書中每種動物還特別制作了一張“信息卡”,,記錄了動物在古畫中的原名,、現(xiàn)代科學名稱、拉丁名,、動物頭像,,以及其生活習性、棲息環(huán)境和技能,。
三本圖書妙趣橫生的故事中,,還融入古詩、成語,、歷史典故,。每一冊書中特別設計了大幅拉頁,,以中國經(jīng)典美學詩配畫形式,提供知識,,更培養(yǎng)美的眼光,。每本書專門配了一張書簽,將書中一些生僻字注音,,方便閱讀,。
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表示,博物館是保護和傳承人類文明的重要殿堂,,故宮作為世界級博物館和中華文明的集大成者,,有責任、有義務推動傳統(tǒng)文化在青少年中的傳播,?!豆蕦m里的博物學》正是一套寫給孩子的博物學讀物,希望這套書能起到“橋梁”的作用,,能讓更多的孩子通過它走入故宮,,愛上故宮,愛上優(yōu)秀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
編輯:楊嵐
關鍵詞:動物 故宮 乾隆 博物 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