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書畫手卷包首錦:包裹書畫的織品
手卷在不同歷史時期,,裝裱所用絲綢材料各有特征,每個歷史時期包首所用材料的側(cè)重有所不同,。南北朝時期,,包首錦材料主要是綾,據(jù)《法書要錄》中唐代武平一《徐氏法書記》記載“宮中切睹先后閱法書數(shù)軸,,將塌以賜藩邸,,時見宮人出六十余函于億歲殿曝之,,多裝以鏤牙軸紫羅褾,云是太宗時所裝,。其中有故青綾玳瑁軸者,,云是梁朝舊跡,褾首各題篇目行字等數(shù)”,,可以看出梁朝時使用青綾包首,。唐代書畫包首材料分為錦和綾兩類,宋代則錦,、綾、緙絲并用,,其中以錦的用量最為豐富,,明清時期主要用錦作包首材料。本文在論述宋錦的基礎(chǔ)上,,以故宮博物院藏書畫手卷為例淺析包首錦,。
宋錦的沿革
織錦創(chuàng)始于西周。古文獻《禹貢》提及,,當(dāng)時我國行政區(qū)域劃為九州,,各州都把當(dāng)?shù)匚锂a(chǎn)作為貢賦上繳,其中揚州上貢的絲織品稱為織錦,。(注1)春秋戰(zhàn)國時期,,地處江南的吳國貴族已經(jīng)在生活中大量使用錦繡。三國時期,,吳主趙夫人親自從事織繡,,能織云龍虬鳳之錦,東吳的絲織業(yè)有了較快的發(fā)展,,后吳絲蜀錦名揚全國,。唐宋時期,四川蜀錦在中國織錦中最負盛名,,唐代益州大行臺竇師綸親自督察改進蜀錦花樣,,凡創(chuàng)瑞錦宮綾花樣十余種,被譽為“陵陽公樣”,。
元朝費著所撰《蜀錦譜》(注2)記載北宋成都轉(zhuǎn)運司錦院所產(chǎn)蜀錦有上貢錦,、官告錦、臣僚襖子錦等品目,,花式有八達暈,、盤毬、簇四金雕等,。元代江南地區(qū)絲織業(yè)空前發(fā)達,。元初馬可?波羅在其所著游記中講到蘇州周圍20里,,居民有巨量生絲,不僅制成綢緞自用,,且銷往其他城市,。明清兩代,在南京,、蘇州,、杭州設(shè)立織造府。明朝就有“吳中多重錦”之稱,。清代初期,,統(tǒng)治階級崇尚幽雅秀美的藝術(shù)格調(diào)??滴跄觊g,,有人從泰興季氏處購得宋裱《淳化閣帖》十帙,揭取其上宋裱織錦22種,,轉(zhuǎn)售予蘇州機房模取花樣,,并改進其工藝組織,重新組織生產(chǎn),。于是宋錦(宋式錦,、仿宋錦)之名遂一直沿用至今。
宋錦的類別
宋錦因其結(jié)構(gòu),、工藝,、用料、織物厚薄及使用性能的不同,,可分為重錦,、細錦、匣錦和小錦四類,;或?qū)⒅劐\和細錦歸為大錦,,而分為大錦、匣錦和小錦三類,。重錦是宋錦中最貴重的品種,,常以精煉、染色的蠶絲和捻金線或片金為緯線,,經(jīng)斜紋作地起各色緯花,。金線則具有裝飾主花、充當(dāng)花紋包邊線的功能,。重錦的質(zhì)地厚重,、圖案精致、花色豐富、造型多變,,其產(chǎn)品主要用于宮廷殿堂,、室內(nèi)陳列,如掛軸,、卷軸,、壁毯、靠墊等,。
細錦,,作為宋錦中最具代表性的品種,其風(fēng)格,、組織,、工藝與重錦相近。但細錦所用絲線較細,,長拋梭重數(shù)較少,,底經(jīng)、面經(jīng)的配置比例,、組織也多有變化,常以短拋梭織主花,,長拋梭織幾何紋和花的枝,、葉、莖及花紋包邊線等,,其中一兩組短拋梭用以變換色彩卻不增加織物厚度,。細錦因易于生產(chǎn)、厚薄適中,,而被廣泛用于服飾裝飾,、貴重禮品的裝幀。
匣錦是宋錦中的中檔產(chǎn)品,,花紋圖案多為小花或滿地幾何紋,,以橫條、對稱排列為主,,風(fēng)格粗獷,,顏色對比強烈。以桑蠶絲,、棉紗和真絲色絨交織,,采用一兩組長拋梭織地紋、花紋,,一組短拋梭來點綴,。匣錦因其質(zhì)地疏松,常在成品背面涂以薄漿,使其挺括,,一般用作中低檔書畫,、屏條的裝裱。小錦是以彩色精煉蠶絲為經(jīng)線,,以生絲為緯線,,配以不同的色彩、花紋交織而成,,多為平素或單層小提花織物,,如萬字錦、月華錦,、彩條錦和水浪錦等,。小錦質(zhì)地輕薄,通常用傳統(tǒng)的石元寶對成品進行砑光整理,,一般用于扇盒,、銀器匣、彩蛋匣等裝幀精巧的工藝品錦匣的鑲邊,。
故宮博物院藏
書畫手卷包首錦賞析
包首以宋錦最為珍貴,,清谷應(yīng)泰《博物要錄》一書中記錄用于書畫裝潢的宋錦名目就有50余種,元陶宗儀《輟耕錄》卷二三“書畫褾軸”一章記述了他親眼目睹的南宋內(nèi)府書畫裝裱用料,,其中裝裱用錦的花色品種多達55種(包括緙絲在內(nèi)),,可謂繽紛多彩,以至于今天人們所見到的古錦都被稱“仿宋錦”,。從宋代流傳下來的裝裱錦看,,有紫鸞鵲錦、倒仙牡丹錦,、紫百花龍錦,、柿紅龜背錦、方勝練鵲錦,、八達暈錦,、銀鉤暈錦等。遺憾的是,,流傳至今的手卷包首的原裝宋錦已非常稀少,。
元代,織繡工藝處于衰退的狀態(tài),?!遁z耕錄》記載,元朝統(tǒng)治時,,把織繡工人視作奴,?!督z繡筆記》記載,織繡工人被俘后,,“任其生死,,視如草芥”(注3)。藏于故宮內(nèi)府的《元三家書詩詞》(圖1),,收錄于《石渠寶笈?三編》,,織物顏色素雅,由綠色和米色相間,、紋樣大小一致的小方格排列組成,,圖案較為簡單,被稱為蛇皮紋錦,。
1. 《元三家書詩詞》包首,,元,故宮博物院藏
明朝宣德年間織繡工藝得到恢復(fù),,但古錦的花樣已經(jīng)失傳,。明代包首用錦品類不多,但含蓄雅致,,很少用艷麗的顏色與夸張的圖案,,而以灰色等中間色居多和以小幾何圖形排列組合為主。例如《明初人書畫合璧》卷(圖2),,藏于故宮內(nèi)府,,收錄于《石渠寶笈?三編》,雖然包首破損嚴重,,但仍能清晰看到幾何紋樣,以圓形,、方形,、菱形、八角形為主要骨架,,內(nèi)填各種花紋,。包首錦的紋樣為小型八角形填花幾何布局,單元紋樣尺寸相對較小,,內(nèi)填花卉團紋,,主題色調(diào)比較單一,以黃綠為主,。此錦為六角形填花型天華錦,。明宋旭《五岳圖》卷包首(圖3),藏于故宮內(nèi)府,,收錄于《石渠寶笈?三編》,,織物紋樣取自包首部位,錦紋樣由小型幾何紋“Y”形鎖紋構(gòu)成,上下交錯排列構(gòu)成四方連續(xù)紋飾,,通過藍,、黃等色彩的變化排列使得紋樣具有一定的層次感。此包首為瑣紋錦,。清康熙年間,,有織錦藝人于無意中搜集到宋裱《淳化閣帖》十帙,揭得宋錦花樣22種,,便研究紡織,,使清錦繁華如宋,延續(xù)至今,,生產(chǎn)不衰,。
2. 《明初人書畫合璧》卷包首,明,,故宮博物院藏
3. 宋旭《五岳圖》卷包首,,明,故宮博物院藏
乾隆時期蘇州織造專為清宮書畫手卷特制的“包首錦”,,顏色瑰麗,、圖案豐富、寓意吉祥,,這一時期手卷的包首精巧至極,,用料更加豐富與華貴,有精美的金錦包首和普通錦包首,。例如乾隆《御筆千尺雪圖》葡灰錦群地三多(佛手,、石榴、菊花)紋織金錦包首,??椩旒夹g(shù)復(fù)雜,花樣繁多,,達到手卷包首的頂峰,。還有《丁觀鵬摹顧愷之斫琴圖》卷紫地瑞花重錦包首、《方宗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圖》卷綠地萬壽方格紋錦包首,、《乾隆御臨宋人西園雅集圖》卷米色地曲水松竹梅錦包首,、《揚大章仿宋徽宗柳鴉蘆雁圖》卷綠地夔龍蜂窩紋錦包首和《董邦達南巡詩意圖》卷包首。
清《弘歷仿唐人渡海羅漢》卷包首(圖4),,藏于故宮內(nèi)府,,收錄于《石渠寶笈?三編》,織物紋樣取自包首部位,。紋樣由圓形和方形框架組合形成,,圓形為八合如意團花造型,,團花中心為八瓣花,朵花中心為連錢紋,,依次向外由四圈大小漸增,、造型不同的如意云頭組成,最外圈八個如意云頭內(nèi)相間填飾鳳紋與對蝶紋樣,。另一圓形亦為八合如意團花造型,,具體形態(tài)及填充紋樣較為不同,外圈如意云頭造型更加明確,,內(nèi)圈圖案不完整,。主題紋樣周圍襯以滿地連錢紋、折枝蓮花紋等,。此錦為八達暈錦,,這種紋樣在宋朝大規(guī)模生產(chǎn),變化較多,,其中明錦中八達暈樣式應(yīng)用最多,。八達暈這種紋樣莊重華麗,在手卷包首中廣泛采用,。
4. 《弘歷仿唐人渡海羅漢》卷包首,,清,故宮博物院藏
清《世祖御書蘇軾武侯廟記語》卷(圖5),,藏于故宮內(nèi)府,,收錄于《石渠寶笈?三編》,織物紋樣取自包首部位,??椢锘ǖ追置鳎坊ㄅc喜鵲相間排列,,組合構(gòu)成具有吉祥寓意的圖案,。這類吉祥圖案的形成起緣于人們將祥瑞的期望寄托在動物、植物或自然現(xiàn)象上,,以實物造型或圖畫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多取其諧音,、意象等寓意美好的愿望,。“梅”與“眉”同音,,借喜鵲登上梅花枝頭,,寓意“喜上眉梢”“雙喜臨門”“喜報春先”。此錦為鵲梅花紋錦,。
5. 《世祖御書蘇軾武侯廟記語》卷及其包首,,清,,故宮博物院藏
清《張照臨王獻之帖》卷包首(圖6),藏于故宮內(nèi)府,,收錄于《石渠寶笈?三編》,,織物紋樣取自包首部分。紋樣非常復(fù)雜,,由菱形內(nèi)填紋樣為基本骨架,,由藍地與紅、黃,、綠,、白花紋組成,四方交點交叉處填置方形,,中間為石榴紋樣,。圓形團花紋樣中間填充折枝花紋,四周環(huán)繞矩紋,。方形內(nèi)為四方連續(xù)的牡丹花紋,。該錦為色彩、圖案變化豐富的天華錦,。
6. 《張照臨王獻之帖》卷包首,,清,故宮博物院藏
緙絲包首
緙絲也可用作包首,,北宋時后苑造作所內(nèi)有“緙絲作”,,后轉(zhuǎn)歸文思院管轄,專門緙織書畫裝裱用的包首類緙絲品,。南宋時期高等級的法書和名畫材料均為緙絲,。清宮廷手卷裝裱所用絲綢緙絲的使用量較少,主要用于乾隆御筆書畫包首,。例如故宮內(nèi)府所藏清乾隆《御筆中秋帖子詞》(圖7)共計十卷,,裝潢歷時數(shù)年,最終裝裱成一套,,每卷形制,、尺寸一致,包首與題簽均為緙絲,,但每卷圖案紋飾各不相同,,設(shè)色清雅別致,十分精美,。董邦達《南巡舟行詩意圖》柿紅納紗五彩祥云天鹿紋緙絲包首,、《乾隆御筆仿李迪雞雛待飼圖并題什卷》明黃緙絲金龍五彩云紋包首,都是清內(nèi)府的定織緙絲包首,。
7-1.乾隆《御筆擬中秋帖子詞》卷包首,,清,,故宮博物院藏
7-2.乾隆《御制中秋帖子詞二疊韻》卷包首,清,,故宮博物院藏
7-3.乾隆《御制中秋帖子詞四疊韻》卷包首,,清,故宮博物院藏
7-4.乾隆《御制中秋帖子詞五疊韻》卷包首,,清,,故宮博物院藏
編輯:楊嵐
關(guān)鍵詞:包首 紋樣 書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