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蝶衣+開襠褲,看宋時男子的衣品如何,?
趙伯澐的家族是很輝煌的,,系宋太祖趙匡胤的第七世孫,。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暴斃后的第二天,他的弟弟趙光義繼承了皇位,。當時宋太祖還有兩個兒子,,次子為趙德昭,也就是趙伯澐的六世祖,。據(jù)記載,,德昭后來因被趙光義訓斥,自殺而死,。
南宋初年,,趙伯澐的父親徙居到浙江黃巖。作為皇室后裔,,趙伯澐在此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曾任臺州府黃巖縣丞。任職期間,,他也做了一些服務當?shù)匕傩盏氖虑?,比如現(xiàn)在還保存著的黃巖縣城西門外的五洞橋,,就是趙伯澐修建的。
黃巖縣五洞橋
2016年5月2日,,臺州黃巖區(qū)嶼頭鄉(xiāng)前礁村村民在建房時發(fā)現(xiàn)一古墓葬,,其內發(fā)現(xiàn)了趙伯澐寫給亡妻的墓志銘,后確定墓主人是趙伯澐與其妻子李氏之合葬墓,。這也是浙江目前唯一的未被盜且保存完好的南宋棺槨,。從墓內清理出以絲綢服飾為主的五代十國到南宋文物76件/組,服飾形制多樣,、織物品種繁多,、紋樣典型,充分體現(xiàn)了南宋服飾特點及制織工藝特征,,代表了宋代絲綢藝術的最高成就,,真實地體現(xiàn)了趙氏宗室成員的禮儀性服飾及日常穿著。
其中最有名的一套——對襟雙蝶串枝菊花紋綾衫,,是安放于棺木中的隨葬品,,有“宋服之冠”的美稱。在G20杭州峰會期間,,它曾先后接待了6個批次的參觀團,,其中包括多國元首的夫人。
對襟雙蝶串枝菊花紋綾衫
綾衫呈淺黃色,,飾有雙蝶串枝菊花的花紋,。領、襟,、袖,、下擺等處的沿口都鑲有深褐色的襯邊,對襟沿口接近下擺之處備有兩條系帶,。衣長95厘米,,通袖長182厘米,袖寬49厘米,。
這件衣服是趙伯澐墓出土絲織品中,,色彩最為亮麗,圖案最為精美,,保存最為完好的一件,。它有如砥礪了800年犀利的時光金箭,依然纖毫無損,,華光透亮,,熠熠生輝。
▌留連戲蝶時時舞
這件綾衫的可貴之處在于它精美的紋飾圖案,優(yōu)雅娟秀的重瓣菊花均勻點綴于舒展漫卷的枝葉間,,一對蝴蝶聞香而來翩翩飛舞,。花,、枝,、葉、蝶四個元素組成的圖案單位循環(huán)連續(xù),,富有一種疏密有致,、均勻和諧的美感,使得整幅匹料的織成效果透露出華貴的氣派,。
對蝶串枝菊花紋
在這幅“蝶戀花”的畫面中,,秋日暖陽的祥和景象撲面而來,足以將冰冷的霜雪消融,??梢韵胂螅谇镲L不冷,、秋陽不熱的時節(jié),趙伯澐身著菊紋蝶衣漫步在天籟悅耳,、秋聲動人的環(huán)境中的超然恬適之感,。正是“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盎ǖ锷钡木跋笞屓搜刍潄y,誤以為進入了亂花叢中,,錦上添花的風格極盡奢華,。就算直接被借用在現(xiàn)代服裝上,也不會使人感受到800年時間的距離,??梢姡湃说膶徝酪稽c也不會輸給現(xiàn)代人,。
著名的趙佶《聽琴圖》中的主人公就是身著類似的對襟綾衫,,焚香撫琴于松下,幽幽禪意,,空靈閑適,。
宋人這些寬松隨意的對襟上衣,應該屬于燕居的休閑服裝,。借助服飾這一外在形式,,可以窺見的是文人士子們擺脫塵世糾葛和功利的思想,在審美上追求質樸,、脫塵之美,,表達內心對淡泊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在社會政治動蕩不安、南北分裂對峙的時代里,,彌漫于宋代上層社會的審美趣味和美學思想已然失去了富貴,、安樂、高傲,、奢華的風氣,,反之透露著一種孤冷、傷感和憂郁的情調,。而宋代,,紋飾發(fā)展恰剛好處于繁榮期,這件綾衫蝶紋華麗轉身,,搖曳多姿,,集萬千寵愛;串枝菊紋則雍容繁縟,、舒展大氣,,氤氳著一派賞心悅目、吉祥美好的人間繁華,。
南宋的江南黃巖,,連男子也身著蝶衣,或許是這種服飾著實大有高貴瀟灑,、倜儻風流的派頭吧,!
▌南宋人穿開襠褲?
趙伯澐墓中出土這批服飾的特殊之處不止在于數(shù)量之多,,且品類之全涵蓋了衣,、褲、襪,、鞋,、靴、飾品等形制,,其中,,衣共27件,形制最為多樣,,有圓領衫,、對襟衫、交領衫等,;褲有合襠褲,、開襠褲、脛衣、裙褲等,;飾品有幞頭,、帽、腰帶,、玉環(huán)綬等,。與這件對襟雙蝶串枝菊花紋綾衫相對應的是一件……開襠褲?,!這還真是令人大跌眼鏡,。
襟雙蝶串枝菊花紋綾衫
纏枝葡萄紋綾開襠夾褲
《弟子規(guī)》中講“勿箕踞”,“箕踞”就是雙腿叉開的坐姿,,因為古人穿開襠褲,,箕踞這種坐姿極容易走光,且不禮貌,,因此坐姿要端正,。
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人們已經穿著褲子,,當時的褲子沒有男女區(qū)別,,且無腰無襠,僅僅兩只褲腿,,直接套在膝蓋以下的脛(可以理解為小腿)上,,所以古人也稱褲子為“脛衣”。戰(zhàn)國時期趙武靈王推行“胡服騎射”之后,,漢族人才開始穿長褲。但最初僅在部隊中流行,。
秦漢之際,,褲子從脛衣演化成可以遮裹大腿的長褲,但褲襠仍不加以縫綴,。至于滿襠長褲,,則來自長年騎馬的北方少數(shù)民族。到了漢代,,這種滿襠長褲已為漢族百姓所接受,。為與開襠褲區(qū)分開來,這種滿襠褲多稱為“裈”,?!把T”屬于內衣體系,不可輕示于他人,。
魏晉南北朝由于中外文化交流頻繁,,受異域民族生活方式的影響,這一時期的士庶多以著褲為尚。這一時期褲子的特點就是褲腳管特別肥大,,類似于今天的喇叭褲,。
唐代盛行“胡服”,穿褲是一種時尚,。到了宋代,,經過長期演變之后,褲子又回到了其最初開襠的形制,,但與先秦時期的脛衣多貼身穿著不同,,這種開襠膝褲,多加罩于滿襠的“裈”之外,。
古時的褲子大多穿在裙或袍里面,,普通人家用布縫制,叫“布绔”,;富貴人家用絲織品制成,,叫“紈绔”。后來人們逐漸把衣著華麗,,家中富貴但是不學無術的青年叫做“紈绔子弟”,。
編輯:楊嵐
關鍵詞:趙伯澐 開襠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