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yī)·問藥>名家健壇名家健壇
網(wǎng)紅們戒糖、戒碳水 你也想試試,,但真的科學嗎,?
■廖木興/圖
許多人覺得吃甜食能緩解郁悶,,開朗心情,,嗜甜欲罷不能,。但糖類對健康并不友好,,因此諸多超重者嘗試戒糖減重保健康,。近日有位國外博主Arielle分享其戒糖30天的過程,引起網(wǎng)友跟風,。她稱,,戒糖初期感到不開心、頭痛,、憎恨一切,,最終戒糖成功,不僅體重減輕,、皮膚更加細膩光澤,,精神狀態(tài)也得以改善。國內(nèi)亦有許多網(wǎng)紅博主推崇“戒碳水減肥法”,,拒絕食用谷物主食,、土豆、紅薯等塊莖類食物,,不少網(wǎng)友紛紛留言有效,,吸引了很多愛美人士加入,戒碳水打卡群,、使用戒碳水APP應運而生,。
不過,糖類,、碳水化合物真的是肥胖,、亞健康的禍源嗎?新快報記者邀請專家,,幫助讀者更科學地認識糖類,、碳水化合物與健康減重。
■新快報記者 陳思陶
不要混淆“糖”和“碳水化合物”
吃甜食會導致發(fā)胖幾乎成為共識,,因此許多愛美人士嚴格控制甜味食品攝入,,由于此類食品成分中的糖類多為蔗糖,、葡萄糖,而葡萄糖,、蔗糖等“糖”都是碳水化合物,,因此戒碳水,不吃谷物主食也被提上日程,。
事實上,糖經(jīng)過代謝轉(zhuǎn)化能成為脂肪,,過程是葡萄糖→丙酮酸→乙酰輔酶A→脂肪酸→脂肪,,這樣看來,戒糖減少糖分的攝入是從源頭上減少了能量過剩,、脂肪增多的可能,,從而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達到控制體重的效果。
但華南農(nóng)業(yè)大學食品學院柳春紅教授提醒減重者,,切莫混淆“糖”和“碳水化合物”這兩個概念,。
碳水化合物的概念絕非僅僅是淀粉,包括葡萄糖等不能再分解的單糖,,蔗糖等由兩個單糖構(gòu)成的雙糖,,3~9個單糖構(gòu)成的寡糖,10個及以上單糖構(gòu)成的多糖,,如淀粉,、纖維素等。因此,,戒糖不等于戒碳水,,而盲目、籠統(tǒng)地戒碳水并不可取,。
“糖”和“碳水化合物”都非常重要
博主Arielle在30天戒糖行動中的第2天已經(jīng)感到身體不適——不開心,、頭痛、暴躁,、疲憊,、憎恨一切。這并非博主意志不堅,,而是因為碳水化合物對身體非常重要,。
柳春紅教授指出,葡萄糖在體內(nèi)釋放能量較快,,是神經(jīng)系統(tǒng)和心肌的主要能源,,也是肌肉活動時的主要“燃料”。碳水化合物作為人類最經(jīng)濟,、最主要的能量來源,,約50%以上膳食能量由碳水化合物提供,;碳水化合物也構(gòu)成組織結(jié)構(gòu)和生理活性物質(zhì);同時肩負節(jié)約蛋白質(zhì)的作用,,當膳食中碳水化合物供應不足時,,身體會動用體內(nèi)蛋白質(zhì)來產(chǎn)生葡萄糖,因此充足的碳水化合物供給會減少蛋白質(zhì)的消耗,;此外,,碳水化合物中的膳食纖維具有促進腸道健康的作用、足量的碳水化合物產(chǎn)生抗生酮作用,、參與肝臟解毒等,。
大腦對于糖的依賴渴望也有因可循,甜味確實能讓人感到快樂,。研究表明,,接觸甜味食品時大腦會釋放讓人感到快樂幸福的多巴胺;食用甜味食品后,,糖分的分解使血糖升高,,大腦則釋放內(nèi)啡肽等讓人容易感到開心的物質(zhì)。但隨著血糖的下降快感消失,,這樣過山車般的快樂波動會促使愛“享樂”的大腦發(fā)出多吃甜味食物的訊號,。
柳春紅教授強調(diào),人的大腦幾乎完全依賴葡萄糖和氧,,也可以利用少量的酮體,,假如供應中斷3~4分鐘都會導致大腦不可逆的損傷。因此,,美國醫(yī)學研究所建議每天攝入130克,,即520千卡的碳水化合物是大腦平均最小的葡萄糖用量。
TIPS
健康減重:高蛋白低碳水合理搭配
盡管盲目戒糖或戒碳水于健康無益,,而且實施起來較為困難,,不少網(wǎng)友也因此出現(xiàn)脫發(fā)、月經(jīng)不調(diào),、便秘,、低血糖、情緒低落等問題,,體重反彈也更猛烈,。如果不戒糖、不戒碳水,,又想要健康減重,,飲食上還有更快捷、舒適,、健康的操作方式嗎,?
柳春紅教授表示,,飲食上完全戒糖、戒碳水不可取,,而要健康地攝入碳水,。為滿足腦部及葡萄糖依賴組織的需要量,中國營養(yǎng)學會確定,,我國成人的平均需要量是120克/天,,可接受范圍為碳水化合物供能占總能量的50%-65%;攝入膳食纖維20g~30g/天,;每日限制添加糖,,最好限制在25g以內(nèi);同時,,碳水化合物來源應含有不同種類的谷物,,特別是全谷物,。
在控制總能量的前提下,,目前公認的減肥膳食是高蛋白,即供能比占20%-25%,;低脂肪,,即供能比占20%-30%;低碳水化合物,,即供能比占45%-50%,。健康人群攝入蛋白質(zhì)的建議占比則是10%-15%,脂肪建議占比是20%-30%,、碳水化合物的建議占比是50%-65%,。
可見,戒糖并非戒碳水,,每日攝入必要的碳水化合物,,戒除攝入多余的精制糖、游離糖,,才有利于健康減重,。
甜食可以不吃, 游離糖卻難以躲避
博主Arielle本以為戒糖只要不吃甜味食物和淀粉即可,,但她在準備沙拉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所有沙拉醬都含有糖,,而糖“多面手”的身份讓她難以確定食品是否添加糖,只好食用檸檬汁拌沙拉,。Arielle在戒糖方面的謹慎是正確的,,因為很多看似不含糖的食物其實隱藏著甜蜜的陷阱。
制造食品中各種添加糖即游離糖,,包括白砂糖,、紅糖,、冰糖、果糖,、蜂蜜和果汁的糖分等,。世衛(wèi)組織建議,每日游離糖攝入量要控制在攝入總量的10%以內(nèi),,《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同樣建議添加糖每日攝入最好控制在25g以下,,不要超過50g。
往往一聽可樂,、一奶茶已經(jīng)占用完每日攝入游離糖名額,,但讓戒糖者防不勝防的是游離糖與淀粉、飲料等明確的含糖食品不同,,即便不吃甜食,、不喝飲料的人也會在不知不覺中“入坑”,比如豬肉脯,、葡萄干,、沙拉醬、美乃滋,、酸奶,、純果汁、乳酸菌飲料,、調(diào)制麥片,、火腿腸、面包,、粗糧餅干等,,查看配料成分表,都能找到游離糖的身影,。這也是一些戒糖減重的患者整日“清淡飲食”“戒口自律”但仍減重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
編輯:趙彥
關鍵詞:網(wǎng)紅 戒糖 戒碳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