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紀錄片《百年巨匠——饒宗頤》開機儀式在香港大學舉行
10月18日上午,,人物傳記紀錄片《百年巨匠——饒宗頤》開機儀式在香港大學陸佑堂舉行,。
大型系列人物傳記紀錄片《百年巨匠》聚焦20世紀為中華文明作出突出貢獻的大師巨匠,分為美術(shù)篇,、書法篇,、京劇篇,、話劇篇、音樂篇、文學篇,、建筑篇,、國學篇等?!栋倌昃藿场芬殃懤m(xù)在中央電視臺,、中國教育電視臺、北京電視臺等80余家電視臺播出,,受到廣泛好評,。目前,《百年巨匠》已獲得八項紀錄片獎項,,連續(xù)兩年立項中宣部,、國務院新聞辦組織實施的“紀錄中國”傳播工程項目,2016年被列為中央電視臺重大主題主線宣傳暨重點選題計劃,,是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2018年紀錄片重點項目,。
作為《百年巨匠》隆重推出的文化藝術(shù)巨匠之一,《百年巨匠——饒宗頤》將于2019年拍攝完成,。該片將通過精心構(gòu)思的鏡頭和言簡意賅的敘述,,展示饒宗頤先生所處的時代背景和生活畫卷,講述他如何一步步成為蜚聲中外的學問巨匠的故事,,充分展現(xiàn)其學術(shù)研究的艱辛,、傳承創(chuàng)新的精神以及在漢學領(lǐng)域重要的學術(shù)開拓和創(chuàng)造,深層次探索一代大師的心靈世界,。
開機儀式上,,香港大學校長張翔教授首先致歡迎詞。他說,,饒宗頤教授是香港大學第一位桂冠學人,,是第一位獲得這份最崇高學術(shù)榮銜的學問巨匠。饒教授一生在世界各地獲得的榮譽和獎項無數(shù)之多,,而他的第一個榮譽學位,,正是香港大學在1982年授予他的榮譽文學博士。張翔教授說:“2003年,,饒老回家了,;他把個人數(shù)十年來在學術(shù)研究勤勞而累積的藏書,包括非常珍貴的古籍善本和其他書籍,,還有一批書畫作品,,一起贈送給香港大學,‘化私為公’,,藉此回饋香港。我們也同時成立了饒宗頤學術(shù)館,讓師生可以親手捧讀藏書,,參考書上的‘眉批’‘注疏’,,認識饒教授既博且專的學問工夫,以及他在詩書畫,、經(jīng)史哲,、金石甲骨等不同范疇開先河的研究和貢獻,明白‘大師所以為大師,,巨匠所以為巨匠’,。今天我們聚首香港大學舉行開鏡儀式,其中意義重大:這是他熟悉的地方,;他在兩旁的課室講課,;在天臺跟學生拍照;在這里開展研究,;非凡一生,,就從這里開始?!?/p>
《百年巨匠》總策劃李小琳在致辭中表示,,饒宗頤先生博古通今、中西融貫之學,,重在一個“通”字,。作為“東學西漸”開風氣的重要人物,他展現(xiàn)出在文化上的自信,、和諧和圓滿,。今天,《百年巨匠——饒宗頤》在香港開機,,不僅是對饒宗頤先生的緬懷和致敬,,更是對其成就和精神的尊崇,不僅是要堅持傳承,、發(fā)展,,更要弘揚優(yōu)秀文化的精髓。正是這位文化巨匠,,讓我們的心在歲月流逝之后依舊澎湃,,潛伏在血液里的文化脈絡(luò)更加清晰,相信這部紀錄片一定會給予我們新的感受和新的感動,。
饒宗頤學術(shù)館館長李焯芬教授表示,,饒老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曾在港大中文系服務十六年,他最重要的學術(shù)著作(包括敦煌學,、甲骨學,、文學,、史學的經(jīng)典之作、傳世之作),,都是在那個年代成就的,。陸佑堂見證了一個偉大學人的成長?!栋倌昃藿场穼⒅覍嵉赜涗涍@段不平凡的成長路,,它讓我們后輩學人充分明白:偉人的成長并不是僥幸的、偶然的,。饒老一生勤奮治學,,八十多年如一日,經(jīng)常工作至深夜,。他治學極為專注,,初心不改。為了專心追求學問,,他當年放棄了繼承父輩的生意,,放棄了升職當校領(lǐng)導的機會,全心全意地做他最喜愛的學術(shù)研究工作,。勤奮與專注是他成功的基石,,值得我們后輩好好地學習。另一點值得我們學習的是饒老高尚的人格與品德行誼,、和他待人接物的寬容大度,、君子之風。
香港特別行政區(qū)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致辭稱,,饒公與香港淵源深厚,,他自移居香港后,數(shù)十年間除了發(fā)表和出版大量的學術(shù)論著,,也在大學講學,、授課,積極促進香港文化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和中外文化的交流,。有饒公作為國寶級的國學大師,,實在是香港的榮幸。她表示樂見《百年巨匠》紀錄片拍攝饒宗頤教授的生平,、事跡,,讓更多人能認識到才情橫溢、學藝雙攜的饒公,,同時借助紀錄片傳誦他深厚的學養(yǎng)內(nèi)涵,、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和弘揚中華文化的堅定決心?!栋倌昃藿场方榻B饒公的內(nèi)容讓人非常期待,,祝愿《百年巨匠——饒宗頤》拍攝成功,,向廣大的觀眾介紹饒宗頤教授,延續(xù)饒公弘揚中華文化的終身抱負,。
《百年巨匠——饒宗頤》總導演周兵在儀式上播放了宣傳片,。他表示,,《百年巨匠》是一項影響深遠的文化工程,,這次拍攝的《百年巨匠——饒宗頤》是《百年巨匠》國學篇的開篇之作。我們將追尋饒宗頤先生的一生,,在他的家鄉(xiāng)——廣東潮州,,在這座國際化大的都市——香港,尋找他的故事,;也會去往日本,、法國、英國等地,,探訪饒老的足跡,。在這部紀錄片里,我們會尋找一個答案:饒宗頤先生為什么會成為一個時代的巨匠,?為什么會在香港這個地方成就他的學術(shù)思想和藝術(shù)精神,?我們期待紀錄片講述的故事和尋找的答案會對今天和未來中國人有所啟迪和幫助。
饒宗頤(1917-2018),,字伯濂,,又字選堂,號固庵,,生于廣東潮州,。他長期致力于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學術(shù)研究,有著作八十余種,,論文及其他文章逾千篇,,在歷史、文學,、語言文字,、宗教、哲學,、藝術(shù),、中外文化關(guān)系等領(lǐng)域中,皆有卓越的成就和突出的貢獻,,為國際漢學界所公認,,被譽為“國學大師”“漢學泰斗”“亞洲文化的驕傲”。饒宗頤先生先后執(zhí)教于新亞書院,、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等,并赴法國,、日本,、美國和中國內(nèi)地、臺灣,、澳門等地周游講學,。2009年獲聘為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2011年被推為西泠印社社長,,2013年9月榮任法蘭西學院銘文與美文學院外籍院士,。他經(jīng)歷一個世紀的傳奇一生,對國家和民族始終懷有深厚情感,,積極推動中華文化學術(shù)研究創(chuàng)新,,領(lǐng)“東學西漸”風氣之先,并利用自身影響力,,積極促進中華文化的傳播,,成為中華文化史上承前啟后的巨擘。
編輯:楊嵐
關(guān)鍵詞:饒宗頤 香港 百年巨匠 紀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