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yī)·問藥>健康識堂健康識堂
慢生活給身心充電
現代人長期生活在緊張焦慮的情緒中,掌控唾液分泌,、胃腸蠕動,、膀胱收縮等功能的“自律神經”常會失調,,導致拉肚子,、口干,、火氣大,、失眠,、胃痙攣等癥狀。日本順天堂大學外科教授小林弘幸提醒,,為緩解不良狀態(tài),,要慢慢呼吸、慢慢行動,、慢慢生活,,才能讓身心充滿活力。他建議人們做出7點改變:
1. 練習腹式呼吸,。又慢又深地吸氣,,直到腹部微微鼓起,然后再慢慢吐出,。這樣可以讓心跳平和,,人自然就放松了。早上,、睡前各做10分鐘,,平躺或坐著都能練習。對于精神焦慮的失眠患者,,晚上多做幾次可有助改善,。
2. 健走。養(yǎng)成規(guī)律運動的習慣可以改善“自律神經”功能,。小林弘幸認為健走是最好的運動,。如果運動量過大,,呼吸淺而快,會促使引起緊張的交感神經活躍,,平和身心的副交感神經被壓抑,。健走不會讓人喘不過氣,,還可邊走邊深呼吸,,把氧氣運送到身體每個細胞。
3. 不熬夜,。晚上睡后是副交感神經最興奮的時間,,它可以幫助平和身心。如果撐著不睡,,身心無法得到休息,。久而久之,人體生物鐘自然失調,,其他健康問題也會接踵而至,。
4. 多去戶外,享受大自然,。夏天常吹空調,、冬天躲在暖氣房,會讓身體調節(jié)體溫的功能越來越差,。多到戶外運動流汗,、曬曬太陽,有助于恢復身體功能,。
5. 學會宣泄情緒,。心情過于緊張、不安,、興奮,,或悲傷、郁悶,、失落,,都會打亂“自律神經”的正常運作。不要遇到什么事都隱忍,,該發(fā)泄時就要發(fā)泄,,找到自己的解壓渠道。
6. 利用五感舒緩身心,。通過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來放松緊繃的身心,。如聽節(jié)奏慢的音樂、聞薰衣草的香氣,、多看柔和的顏色,、為疲勞的身體按摩等。
7. 選對食物,。有些食物可增加身體中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血清素的濃度,,能幫助維持神經系統(tǒng)穩(wěn)定,,讓心情更平和。如家禽,、海產品,、乳制品、五谷,、蛋類,、豆類、新鮮蔬果等,。(郭五陵 編譯)
編輯:趙彥
關鍵詞:慢生活 給身心充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