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13萬多條意見聚焦個稅法修改 減稅如何惠及中等收入群體
為期一個月的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以下簡稱“草案”)公開征求意見7月28日結(jié)束,。全國人大法律草案征求意見管理系統(tǒng)顯示,,超過13萬條意見通過這一系統(tǒng)提出,遠高于同期征求意見的電子商務法草案、人民檢察院組織法修訂草案,、人民法院組織法修訂草案。
這次個人所得稅法的第七次修改,,被業(yè)界廣泛評價為“根本性變革”,,根據(jù)草案,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和特許權使用費等四項勞動性所得將改變以往的分類征稅模式,首次實行綜合征稅,;個稅起征點由每月3500元提高至每月5000元,;首次增加子女教育支出、繼續(xù)教育支出,、大病醫(yī)療支出,、住房貸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專項附加扣除。
雖然普遍認為草案或?qū)⑹怪械褪杖胝邷p稅明顯,、受益較大,,但在6月下旬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分組審議草案中,以及公開征求意見過程中,,部分財稅學者指出,,草案仍存在一定局限,如起征點標準,、最高邊際稅率,、專項附加扣除的執(zhí)行細節(jié)仍存在爭議。
起征點能否動態(tài)調(diào)整
起征點調(diào)整在歷次個稅法修改中最受關注,,草案將個稅起征點從每月3500元提高到5000元,,但涵蓋范圍也從工資薪金所得擴大至四項所得綜合加總。部分公眾感到這一上調(diào)幅度“不解渴”,,建議提高到8000元至1萬元,,但也有專家認為,一味強調(diào)提高起征點并非降低稅負的良策,。
“與會專家普遍認為基本費用減除標準有提升的空間,,至于提升多少,意見不完全一樣?!北本┐髮W法學院教授,、中國財稅法學研究會會長劉劍文近期參加了多場研討會,以中國財稅法學研究會集體名義向全國人大常委會預算工作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提交的修改意見中,,建議提高起征點。
“以2011年的3500元負擔水平為基準,,工資,、薪金所得免征額應至少提高到8000元?!鄙虾=鹑谂c法律研究院個稅法修正案討論小組建言,。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財經(jīng)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尹中卿指出,,現(xiàn)行個稅法實施7年來,,城鄉(xiāng)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大致7%左右,CPI2%左右,,個稅起征點從3500元提高到5000元就顯得不夠,。在整個收入格局中,居民收入占比是在逐步下降的,,提高居民收入比重來擴大消費,,是我國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建議把起征點提高到6000元或者7000元,。
華夏新供給經(jīng)濟學研究院首席經(jīng)濟學家、財政部原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則表示,,起征點調(diào)整為5000元再往上一點是可能的,,但不宜一下提到1萬元。
在這次征集意見中,,還有不少網(wǎng)民反映各地物價和社會平均工資水平差異較大,是否可以考慮按照不同省份的平均工資設置不同的起征點,。
賈康認為,,對人力資本、勞動力的流動,,按區(qū)域劃分來區(qū)別對待調(diào)節(jié),,等于給勞動力生產(chǎn)要素流動設置了特定的壁壘,不利于市場經(jīng)濟實際績效水平的提高,,還會妨礙人才流動,。
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個稅法修正案討論小組建議,增加“起征點跟隨生活基本費用動態(tài)調(diào)整機制”條款。每年年初,,由國務院根據(jù)物價水平,、收入水平等,確定每一年的減除費用標準,,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或其常務委員會審查,、批準。
個稅計征能否過渡到以家庭為征收單位
“一個家庭既無需要撫養(yǎng)的子女又無需要贍養(yǎng)的老人,、家庭成員身體健康,、沒有醫(yī)療費用,,而另外一個家庭則需要撫養(yǎng)子女,、贍養(yǎng)老人,并且為老人看病支出高額的費用,,那么顯而易見,,這兩個家庭的實際生活負擔是不同的?!?月下旬,,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分組審議草案時,鮮鐵可委員指出,,我國的各項社會活動都是以家庭為基本單位,,因此衡量納稅人的實際收益狀況,應綜合考慮家庭的收益情況,,逐步過渡到按照家庭為單位納稅的方式,,才能全面體現(xiàn)稅收公平原則。
審議中,,多位委員和列席會議的全國人大代表都關注到了這一問題,,建議個稅改革時能考慮家庭人均所得問題,增加家庭作為課稅單位的設定,。
“目前我國個人所得稅的課稅單位是個人,,對個人所得的各項收入實行代扣代繳,確實能保持稅款平穩(wěn)入庫,,征管也比較簡便,。但是如果僅僅考慮個人稅收負擔能力,忽略個人背后的家庭負擔情況,,則無法真正體現(xiàn)稅收公平,。”全國人大代表,、遼寧大學法學院院長楊松說,。
楊松指出,個稅的課稅單位不僅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居民稅收的負擔水平,還會對居民在婚姻,、勞動力市場等領域的行為產(chǎn)生影響,,所以選擇什么樣的課稅單位非常重要。楊松建議,,在綜合與分類相結(jié)合的計征方式下,,課稅單位應增加家庭因素,在充分考慮家庭整體負擔的前提下,,對年度內(nèi)家庭成員所取得的全部收入綜合計稅,,有利于體現(xiàn)稅收公平。
彭勃委員認為,,如果僅僅計算個人所得,、不考慮家庭人均所得,無論是從公平角度還是從人民群眾的生活質(zhì)量和滿意度,,都會存在一些問題,。如果在這方面予以考慮,會更合理一些,,對于廣大人民群眾來講會更實際,、更公平。
“現(xiàn)在收入按每個個體來扣稅,,但消費是以一個家庭來完成,,這就會有很多不公平的地方。一個家庭基礎是夫妻二人,,現(xiàn)在鼓勵二孩,,再加上父母,一對夫婦要養(yǎng)六七個人,,而這些情況在免征點和抵扣標準中沒有考慮,,這里面還存在比較大的問題,?!卑藕臀瘑T建議,實行國際通行的方法,,由夫妻雙方共同申報納稅,。這樣有利于男方工作、女方更多照顧家庭,,或者女方工作、男方更多照顧家庭,,也有利于改進和完善社會勞動力結(jié)構,。
稅率如何規(guī)定更合理
草案首次對工薪、稿酬、勞務報酬,、特許權使用費等四項勞動性所得綜合征稅,,適用統(tǒng)一稅率,。綜合所得的稅率在現(xiàn)行工薪所得的七級超額累進稅率基礎上,,調(diào)整了稅率結(jié)構,,擴大5%,、10%,、20%三檔低稅率的級距,,但未調(diào)整30%、35%,、45%三檔高稅率。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預算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劉修文表示,,我國勞動性所得45%的最高稅率高于大部分國家,,并且,,當前我國群眾的收入差距主要不是來自勞動性收入,而是非勞動性收入,。調(diào)節(jié)收入差距的重點,,當前不完全是在勞動性所得方面,而應當是在非勞動性所得方面,。建議國務院深入研究適當降低勞動性所得最高稅率問題,,同時加強對非勞動性收入的征管。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杜玉波認為,,要完善綜合所得和資本性收入的稅率設計,。高收入群體如果按照工薪所得交納個稅,最高適用45%的稅率,,不僅遠高于資本性收入20%的稅率,,也高于企業(yè)所得稅25%的稅率。在工薪所得稅高邊際稅率下,,高收入群體避稅動機很強,。一種典型的避稅方式就是“錢在企業(yè)、少拿工資”,。
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個稅法修正案討論小組指出,,草案依然保持了45%的最高稅率,,工資薪金所得等四項收入累加成為綜合所得。較高檔稅率的級距本應擴大,,但草案仍然維持最高三檔稅率的級距不變,,這樣,對收入多元的人群可能要按照比以往高一檔或幾檔的稅率征收個稅,,這事實上增加了這部分憑借智力,、技術等個人能力獲得高收入的人群的稅負。
從我國的現(xiàn)實來看,,勞動收入能達到適用45%稅率的個人,,必然也是各地方政府爭搶的人才。一方面,,地方政府要給各種補貼,、優(yōu)惠政策去吸引人才,,另一方面,,稅率保持在45%的罕見高位,這在制度上存在明顯沖突,。
降低個稅稅率有利于減少高收入人群的避稅行為,,增加財政收入,改善收入分配狀況,;有利于吸引境外人才,,避免我國的高收入群體(比如企業(yè)家群體)流向境外,從而提高我國的國際競爭力,;還有利于降低勞動稅負,,激發(fā)高智力群體的創(chuàng)新活動。
建議遵循國際稅改趨勢,,簡化合并稅率檔次,。參考亞洲和歐洲最高邊際稅率的平均水平,取消35%和45%兩檔稅率,,按照3%,、10%、20%,、25%,、30%共五檔稅率累進,適時取消25%一檔,??紤]到資本外流等因素,中國保持了20%的資本稅率,,那么只能降低勞動收入的最高稅率,,以避免挫傷勞動者的創(chuàng)新熱情,。將最高邊際稅率定在30%,低于美國的37%,,略高于資本所得和企業(yè)所得,既可以為人才減負,,切實激勵他們創(chuàng)新,,又可以避免部分人群以設立企業(yè)的形式規(guī)避個稅的現(xiàn)象。
該小組建議,,納入綜合所得的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等收入,,先減除20%的費用之后,,再與工薪所得一起綜合征稅。
全國人大憲法和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周光權也表示,,45%稅率在全球范圍內(nèi)偏高,,應該適當降低,因為偏高的邊際稅率,,對納稅人的反激勵作用明顯增加,,而且也妨礙投資和儲蓄,可能導致納稅人為了降低邊際稅率而設法分解,、隱瞞所得,,從客觀上強化了納稅人逃稅意識。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王亦君 實習生 劉思思 來源:中國青年報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稅率 收入 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