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統(tǒng)一戰(zhàn)線 統(tǒng)一戰(zhàn)線
“便民巴扎”讓貧困戶當起小老板
新華社烏魯木齊4月3日電 涼皮,、串串香,,再加上酒水,,一共賣了800多塊,刨去進貨成本和水電費,,凈賺500塊沒問題。努爾比亞盤算著一天下來的收成,嘴角不由自主地露出了笑容。
4個月前,,努爾比亞一家還是烏什縣依麻木鎮(zhèn)托萬克麥蓋提村的貧困戶,,全家5口靠種植核桃和玉米為生,,一年收入剛過萬元。而現(xiàn)在,,她不僅月收入過萬元,,還激勵著周邊的貧困戶脫貧致富。
托萬克麥蓋提村第一書記李科瓊告訴記者,,為了方便農民生活,,鼓勵引導貧困戶創(chuàng)業(yè)脫貧,,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黨委組織部駐村工作隊,在村委會旁邊蓋了一個便民巴扎(意為“集市”),,將10個商鋪以象征性低價租給貧困戶,。
從縣職業(yè)技術學校學得美味涼皮制作技術的努爾比亞,在駐村工作隊入戶走訪時提出了開涼皮店的想法,。2017年11月,,村里的“便民巴扎”竣工開業(yè),努爾比亞以每月200元的價格如愿租到了一個門面,。
不過,,村里其他貧苦戶一開始對開店并不感興趣?!坝械呐绿?,更多的人是怕累,自主脫貧的意愿不強,?!崩羁骗傉f。
直到努爾比亞第一個吃了“螃蟹”,?!暗谝粋€月凈收入12000多元,店里添置了新貨架,,還有一臺大冰柜,;第二個月除了母親來幫忙,還從外面請了一個工人……”努爾比亞說,,涼皮店的變化讓周邊的人動了心,。
眼看便民巴扎的涼皮店越來越火,大家開始爭著租門面,,10個商鋪被一搶而空,。為了最大限度滿足貧困戶創(chuàng)業(yè)需求,村委會又在巴扎里設了幾個攤位,,不久也都租了出去,。
如今,便民巴扎里拌面館,、打馕店,、烤肉店、縫紉店,、超市陸續(xù)開張,,貧困戶個個當起了小老板,鄉(xiāng)村消費市場潛力被激活了,農村經(jīng)濟也被盤活了,。
托萬克麥蓋提村是阿克蘇地區(qū)的一個深度貧困村,,貧困戶共60戶222人,約占全村人口的六分之一,。為了脫貧,,村里已建起了核桃加工廠、木耳菌棒廠,,還引進了黑木耳種植,。
在南疆四地州深度貧困地區(qū),像托萬克麥蓋提這樣貧困程度深,、貧困人口多的村子有很多,。李科瓊說,要實現(xiàn)脫貧目標,,一方面要想方設法拓寬增收渠道,,更重要的是要讓貧困戶有自主脫貧的意愿:“扶貧更要扶志,脫貧靠幫扶更要靠自己,,只有激發(fā)出貧困戶的脫貧斗志,,才能永遠摘掉貧困的帽子?!保ㄓ浾吆诬?、尚升)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貧困戶 脫貧 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