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找準新時代司法坐標
貫徹落實好黨中央法治決策部署,要求我們找準新坐標,,把握新使命,,用法治力量扛起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責任擔當。
黨的十九大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做出了新的部署,并提出一系列具體舉措,是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的動員令。貫徹落實好黨中央法治決策部署,,要求我們找準新坐標,把握新使命,,用法治力量扛起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責任擔當,。
奔向法治新時代,要堅決堅持黨領導的司法方向,。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指出“必須把黨的領導貫徹落實到依法治國全過程和各方面,,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我們要做好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思想的學習,、貫穿,、融入、遵循,,形成思想和行動新坐標,。
奔向法治新時代,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司法立場,。人民司法發(fā)展歷史表明,,司法因人民而存在,也為人民而壯大發(fā)展,。首先,,我們要進一步提高以人民為中心的司法站位,不斷升華司法為民宗旨意識,;其次,,要強化司法責任擔當。堅持問題導向和需求導向,,了解把握“人民向往美好生活司法需要”,,是功能層面還是服務層面,、是共性層面還是個性層面、是宏觀層面還是微觀層面,,了解把握“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是體制的還是觀念的、是服務的還是機制的,、是責任的還是作風的問題,,有的放矢,固強補弱,,協(xié)同擔當,。第三,增強為民司法本領,。貫徹“全面增強執(zhí)政本領”的方針,,進一步提高司法戰(zhàn)略定力、決策能力,、改革創(chuàng)新能力,、更新知識能力、群眾工作能力,,用法治力量扛起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責任擔當,。
奔向法治新時代,要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維護公平正義,。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法治新時代的基本要求和法治特征,。黨中央提出,“不斷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形成有效的社會治理,、良好的社會秩序,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xù)”,。這一要求拓展了公平正義的視域和要義,它將社會公平正義目標化,、具體化,。我們要從人民滿意出發(fā),以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為歸宿,,要做強做優(yōu)司法服務,,緊扣新時代國家安全、社會治理,、矛盾化解,、治安防控,、鄉(xiāng)村治理等體系建設大局發(fā)揮作用,強化司法保障,,提高人民法院社會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yè)化水平,。
奔向法治新時代,要加快司法體制改革步伐,。我們要自覺做改革的促進派和實干家,,圍繞加快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的目標,推進司法責任制為核心的四項改革試點,,推進訴訟程序制度和審判機制改革,,推進人民法院組織機制改革,推進人民陪審員制度改革,,著力破除體制性機制性障礙,,進一步提升審判質量和效率,實現(xiàn)好社會公平正義,。
奔向法治新時代,,要堅持司法開放。當今社會,,“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獨自應對人類面臨的各種挑戰(zhàn),,也沒有哪個國家能夠退回到自我封閉的孤島”。我們要尊重世界司法文明多樣性,,堅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yōu)越”的原則,,積極促進“一帶一路”國際司法合作,,促進與其他國家間、國際區(qū)域間的司法合作,,增添共同發(fā)展新動力,,豐富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文明。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司法 法治 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