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yī)·問藥>名家健壇名家健壇
管好身體四大“出口”
吸進的空氣,、吃進的東西,、喝下去的水,經過氣體交換、消化吸收,、新陳代謝等生理過程,有用的營養(yǎng)元素留下來,,沒用,、有害的廢物則通過鼻子、泌尿道,、直腸或皮膚等途徑排出,。保持出口通暢,可避免垃圾滯留體內,,反噬身體,。
嗅覺檢查管好鼻子
鼻子是人體呼吸的出口和入口。鼻子每分每秒都在吸進新鮮空氣,,排出富含二氧化碳的廢氣,。如果鼻子不通暢,人就會感覺“憋氣”,,不但全身細胞得不到充足的氧氣,,廢氣不能及時排出,還會導致很多疾病,。
南方醫(yī)科大學珠江醫(yī)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李永賀表示,,鼻炎、過敏性鼻炎是常見的鼻部疾病,如不及時治療,,很可能誘發(fā)哮喘,、鼻息肉、鼻竇炎,、中耳炎等疾病,。時間一久,患者慢慢從“鼻呼吸”改為“口呼吸”,,吸入空氣得不到鼻腔黏膜的溫暖,、潤濕和過濾,容易刺激呼吸道,,久而久之還可能影響面部發(fā)育,。有人睡覺呼嚕聲震天響,經常憋醒,,晨起頭痛,,白天嗜睡,這可能得了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這是一種上氣道阻塞的疾病,,與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大,、鼻息肉等疾病有關,。因通氣不暢,患者會發(fā)生低氧血癥,,影響心血管,、神經、內分泌等系統(tǒng)的功能,。
保護好鼻子,,要提高自我保護意識,經常給鼻子做“體檢”,。不妨定期拿起醋瓶或酒瓶聞一聞,,測測嗅覺靈敏度,如發(fā)現(xiàn)嗅覺下降明顯,,建議及時就診,。平時注意避開過敏原,如春季花粉,、家中隱藏的螨蟲等,。改掉一些傷害鼻子的壞習慣,如經常摳鼻子,,長時間待在寒冷干燥環(huán)境中,,長期使用刺激性較強的鼻腔用藥等,。及時治療與鼻子相關的疾病。得了感冒別扛著,,超過一周不見好轉,,要盡快就醫(yī),以免拖成其他部位的慢性疾病,。
排尿順暢護好尿道
人喝下去的水經胃腸吸收后,,在血管中游歷整個人體,滋潤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代謝產物又經水的運載,在腎臟被過濾,,一部分對身體有益的物質被重新吸收入血,,代謝廢物則經膀胱、尿道排出體外,。
空軍總醫(y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yī)師呂超介紹,,泌尿系統(tǒng)包括腎臟、輸尿管,、膀胱,、尿道,感染,、結石等疾病都是泌尿道的大敵,。泌尿道感染的典型癥狀包括尿頻、尿急,、排尿疼痛及灼熱感,尿液混濁,、有異味,、尿中帶血,甚至下腹部或腰部疼痛等,。
頻繁憋尿對身體傷害非常大,,惡性循環(huán)下去就會出現(xiàn)尿潴留,想尿卻尿不出來,,腹脹難忍,。還會使膀胱壁血管受壓,黏膜變薄,,保護層受損,,致病菌就可能通過尿道口逆行進入膀胱,甚至進入腎臟,,引發(fā)尿路感染,。泌尿道結石常因“病從口入”,,與酗酒、肉類等高蛋白食物攝入過多,、飲水量少等有關,。
守護好泌尿道健康,空軍總醫(yī)院泌尿外科主任郭和清建議,,第一,,千萬不要憋尿。如不得已憋久了,,第一次排尿之后多喝點水,,多小便幾次,沖刷一下膀胱尿道壁,,防止尿路感染,。第二,講衛(wèi)生,。勤換洗內衣內褲,,性生活后及時清洗,高溫潮濕天氣要保持私處干燥,。第三,,別久坐。每隔1小時起身活動10分鐘,。久坐的人最好穿全棉內褲,,不宜過小或太緊。第四,,有針對性地“忌口”,。尿結石患者要去醫(yī)院做成分分析,如果是草酸鈣結石,,要少吃菠菜,、香菜、芹菜等富含草酸的食物,,不喝濃茶,;如果是磷酸鈣結石,應少喝奶制品,、碳酸飲料,、咖啡等;如果是尿酸結石,,要少吃高嘌呤食品,,如動物內臟、海鮮,、牛羊肉等,。
正常排汗健康皮膚
中國醫(yī)科大學航空總醫(yī)院皮膚科主任劉永生說,,皮膚分布著無數汗腺,汗液的成分99%以上都是水,,剩下的不到1%為尿素,、氨、乳酸等,。排汗能輔助或替代部分腎臟的代謝功能,,并能參與水、電解質平衡和多種代謝廢物的排泄,。研究表明,,隨汗液排出的某些物質具有對抗細菌的作用,構成了皮膚的第一道屏障,。排汗還有助于維持炎熱環(huán)境下或體育鍛煉后機體溫度的調節(jié),。
保護好皮膚,讓汗水順暢排出非常重要,。然而,,很多人飽受各種皮膚問題的困擾,比如過敏,、瘙癢,、出疹子、長痘痘等,。臨床上,,常見的皮膚問題包括各種皮炎、痤瘡,、黃褐斑,、激素依賴性皮炎等,病因復雜,,有過敏體質等內因,,也有不正確護理、過度清潔,、濫用化妝品等外因,。
劉永生強調,,如出現(xiàn)皮膚問題,,不要自行購買藥品或藥妝,最好在專業(yè)皮膚科醫(yī)生指導下用藥,。飲食上,,經常皮膚過敏的人要避免過量食用芹菜、油菜,、菠菜等食物,,以免引起光敏性皮炎,。還要少吃羊肉、花生,、海鮮,、牛奶以及油膩、辛辣的食物等,,多吃蔬菜,、水果。不要長期待在空調房里,,以免讓毛孔變遲鈍,,影響正常排汗功能。多喝溫熱的水能有效促進排汗,。定期檢查皮膚,,了解身體上的胎記、斑點,,觀察是否有不正常的變化,,格外注意新生斑點和兩三個月不能痊愈的疼痛點,以及增大或顏色發(fā)生改變的斑點,。
定時排便暢通腸道
如今,,很多人飽受便秘、痔瘡等疾病的困擾,。廢物的出口生了病,,就像堵車一樣,讓人憋得難受,。食物經過胃,、腸道的消化吸收,余下廢物沿著直腸從肛門排出,。一旦腸道發(fā)生堵塞,,大便長期滯留體內,代謝廢物和毒素就可能被再次吸收,。人就會出現(xiàn)精神不振,、皮膚暗黃、腹脹腹痛等不適,,甚至誘發(fā)腫瘤,。
痔瘡是便秘最常見的后果。干燥的糞便壓迫直腸黏膜下層靜脈,,導致直腸肛門靜脈血液回流障礙,。排便時間過長,再加上用力屏氣,,使腹壓增高,,直腸肛門靜脈回流受阻,,形成痔瘡。得了痔瘡,,排便就會疼痛,,有人可能會不敢排便或忍著不去大便,糞便在腸內停留過久,,進一步加重便秘,。
北京電力醫(yī)院普外科主任張宗明認為,護好肛腸,,最重要措施就是養(yǎng)成良好的排便習慣,。排便感明顯時,應立即如廁,,不可久忍大便,;如廁要專心,不要一邊玩手機,、看書,、打電話等;不可蹲廁過久,,超過3分鐘仍無便意則應停止排便,;采用蹲姿,或坐便時在腳下墊一小板凳,,促進排便,。
生活中,還要避免久坐久站,,多坐硬凳子,,少坐軟沙發(fā)。飲食最好以谷物為主,,肉類,、蛋類為輔,多吃蔬菜,、水果,。如果已經患了便秘或痔瘡,要在醫(yī)生指導下治療,,不要亂服瀉藥,,亂用洗劑或擦劑。(張杰)
編輯:趙彥
關鍵詞:鼻子 皮膚 尿道 疾病 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