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層層壓實責任”不等于“層層甩責任”
“上午下通知,,下午要反饋”“每個月光填表就要花去不少時間”“上級部門收收執(zhí)法照片和匯報材料后一走了之”……一些基層干部吐槽在“屬地管理”的名義下,不少原由上級部門擔負的職責紛紛“甩鍋”給了基層,,許多時候都在疲于應付各類考核檢查,。
基層穩(wěn),,天下安,。一直以來,,基層工作都是政策落地的重中之重,,同時也是難點所在,。為了打通這“最后一公里”,,上級部門確實需要壓實責任,通過層層傳導確保黨的決策部署不打折扣,,惠及于民,。其中,對一些重要工作目標和任務,,與下級簽訂必要的責任書,,也不失為抓工作落實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凡事有度,,所謂過猶不及,,如果什么事情都交給基層負責,還要簽訂責任狀,,本身就是一種形式主義,。有這樣一副對聯(lián),上聯(lián)是“你開會我開會大家都開會”,,下聯(lián)是“你發(fā)文我發(fā)文大家都發(fā)文”,,橫批是“誰來落實”。開會,、發(fā)文很容易,,但政策落地絕不只是動動嘴、動動手就行的,,必須靠基層干部深入群眾中間,。征地拆遷、項目服務,、社區(qū)管理,、糾紛調(diào)解……這些大事小事本已讓基層干部“壓力山大”,更多上級“甩鍋”只會讓基層干部不堪重負,,或者只能以形式主義應付形式主義,。
基層工作任務繁重,有一些層層傳導到最基層的責任往往“兜不住”,。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現(xiàn)在基層要承擔的責任越來越多,,但是基層干事的人卻沒有增加。身兼數(shù)職,、“5+2”“白加黑”成為很多基層干部工作常態(tài),即使這樣,,很多事情還是干不完,。“這么點兒人承擔日常分內(nèi)的監(jiān)管責任就已捉襟見肘,,現(xiàn)在上面還經(jīng)常搞一些所謂的‘百日行動’‘專項整治’,,動輒需要全力配合,人手就更加緊張了,?!被鶎庸ぷ魇呛苤匾醒胍惨恢睆娬{(diào)工作重心要下移,,但這并不代表連同責任一起下移,,就可以當“甩手掌柜”了。現(xiàn)在有一些部門和干部缺乏腳踏實地,、身體力行的態(tài)度,,面對具體工作,習慣甩給基層,,而且常常要簽訂責任書,,甚至動輒“一票否決”,還美其名曰“層層壓實責任”“層層傳導壓力”,。這究竟是“壓實責任”還是“推卸責任”,,不言自明,“好經(jīng)”就是這樣被歪嘴和尚念歪的,。
一些部門和干部習慣將責任下移,,根本上是缺乏擔當精神。敢于負責,、勇于擔當是好干部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zhì),,也是切實轉(zhuǎn)變工作作風的關(guān)鍵。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看一個領(lǐng)導干部,,很重要的是看有沒有責任感,有沒有擔當精神”,。面對任務,,事先不做調(diào)研、不分輕重緩急,,直接“打包”分發(fā)給基層,,是典型的作風漂浮、不愿擔當。面對上級部門的責問,,以通知發(fā)文證明抓落實了,,把責任狀變成自己免責的“護身符”,是典型的形式主義表現(xiàn),。有多大擔當才能干多大事業(yè),,盡多大責任才會有多大成就。表面上人人負責,、事實上層層卸責的形式主義,,是責任感和擔當精神的最大敵人。邁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決勝全面小康,、打贏三大攻堅戰(zhàn)、推動高質(zhì)量發(fā)展,、增強人民獲得感等任務更加艱巨,,需要更多有擔當和責任感的干部挺身而出,盡力而為,、量力而行,,而不是遇事推諉、得過且過,。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形式主義涉及面廣,在很多領(lǐng)域存在,,也有很多表現(xiàn)形式,,基層干部的吐槽只是其中一二。每一個部門,、每一名干部都應該對照檢查,,找到自身問題和成因,拿出見人見事的過硬措施,,一步一步地扎實整改,,展現(xiàn)出新作風、新氣象,、新作為,。
編輯:李敏杰
關(guān)鍵詞:基層 責任 層層壓實責任 基層干部 形式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