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一品一鑒一品一鑒
玉帶鉤:古人的腰帶
在中國種類繁多的古代玉器中,,有些玉器形式并沒有延續(xù)至今,,它們或因缺乏實用性與時代脫了節(jié),漸漸被邊緣直至消失,。帝王們的喜好程度往往決定了一種玉器的存在與否,。但在漫長的中國五千多年歷史中,,有一種玉器從新石器時代出現(xiàn),直到現(xiàn)在都從未消失過,。今天的玉器愛好者們依然喜歡它,,玉器的制作者也仍在制作,喜歡古玉器收藏的玩家藏家們幾乎都有收藏它,。它就是——玉帶鉤。
戰(zhàn)國玉帶鉤 新鄭市博物館藏
鉤,,在古代為人們用于腰帶上起扣攏腰帶的用途,。其制造材料有銅、鐵,、玉等材質,。而玉質的帶鉤始于戰(zhàn)國,其基本形狀一般為扭曲“S”形,,一端有鉤,,多作獸首裝飾,;背有柱,柱下有頂,,帶鉤除“S”形狀外,,還有棒形、竹節(jié)形,、圓形,、獸面形、琴面形等,。查閱相關拍賣圖錄,,關于玉器類的古董帶鉤的拍賣成交價最高的記錄為2011年香港蘇富比秋拍的一對清19世紀翡翠鏤雕螭龍帶鉤,以3426萬港元成交,。
帶鉤造型優(yōu)美,,工藝復雜。集錯金,、鑲嵌等工藝于一身,,做工精細,紋飾精致,。1996年河南省洛陽北道戰(zhàn)國墓出土了一件鎏金嵌玉龍紋銅帶鉤,,型制與此帶鉤基本相同。長23.5厘米,,鉤首為龍首,,通體鎏金,面上嵌六塊長方形玉飾,,并用五塊楔形玉條與之相隔,,帶鉤上的五對翻卷過來的鉤片來壓固。六塊玉飾上分別飾獸面紋及變形獸面紋,。玉呈青白色,,造型十分優(yōu)美。是帶鉤中的精品,。另外山東曲阜魯故城遺址的墓葬中,,出土一件戰(zhàn)國玉帶鉤,長19.7厘米,,由九塊白玉組合而成,,鉤首及尾為龍首形,鉤面紋飾為變形云龍紋,。
戰(zhàn)國時期,,帶鉤制作工藝極為發(fā)達,特別是銅帶鉤。而這種嵌玉帶鉤制作,,在戰(zhàn)國大墓中偶有發(fā)現(xiàn),,如輝縣固圍村出土的包金嵌玉獸首銀帶鉤等,制作工藝復雜,,結合了幾種工藝及材質,。器形華美高雅,鉤體彎曲較大,,鉤首小,,十分精美。古時的帶鉤,,又名“師比”,。在明代以前的玉帶鉤紋飾相對都是比較簡潔,而明清時期的玉帶鉤的裝飾圖案則比較繁雜,,常見的紋飾為“蒼龍教子”,。在當代翡翠批發(fā)市場中,以“蒼龍教子”為題材的翡翠玉帶鉤同樣非常普遍,。
古代玉質帶鉤多系新疆的白玉,、黃玉、青玉,、墨玉,、碧玉和水晶、瑪瑙,、翡翠等等,。戰(zhàn)國兩漢直至宋代玉帶鉤都有制作,且在形制上區(qū)別不大,,數(shù)量亦少,,而元明清時期玉帶鉤風靡于世,現(xiàn)存數(shù)量亦較大,。它一端的獸首裝飾以龍首居多,,有的在鉤背上再琢一小龍,謂之螭(古有龍九子螭居其一之說),,昂首與大龍首相對,,毛發(fā)畢現(xiàn),四足凌空,,雙尾神采奕奕,,故謂之雙龍鉤。歷史上玉龍鉤的流行主要在兩個時期:一是戰(zhàn)國至漢代,;二是元、明,、清時期,。
元代玉龍鉤的特征:龍首小而扁長,,龍的雙角表現(xiàn)不清。龍首的眉毛上揚,,相向彎轉呈勾云紋,;眉額隆起,有重眉壓眼之感,;龍首的吻部用陰刻線條表現(xiàn)唇和上下的排牙,;龍嘴側 橫鉆一對穿孔,以示空腔,;龍無鬢而有發(fā)較粗,,發(fā)有兩撮、三撮之分,,且有長有短,,長者可披肩。龍鉤的鉤背上琢的皆系螭,,有作伏地狀的浮雕,,也有螭身騰起其口含靈芝,方首單尾,,但尾后部左右卷曲分離,。螭身細呈弧形,曲線流暢,,偎依貼附在大龍身上,,用深雕技法。其龍首與螭之間的間距較大,。元代龍鉤的形較寬,,似琵琶形,鉤鈕做成長方形環(huán)孔或琢成錘形鈕,,且貼近尾部,。
明早期玉龍鉤的特征:龍首昂起,較宋時寬大,,龍眼顯然已從重眉中游離出來,,眼球突起;螭的耳尖由元代下聳式轉而向上方聳立,;鉤的軀體造型已從琵琶形轉向螳螂形,,鉤體變薄,鉤鈕亦低,,有的為花瓣形鉤鈕,。
清代玉龍鉤的特征 :以乾隆為代表,選料講究,玉質純凈,,脂感較強,,除了繼承明代的傳統(tǒng)以外,雕刻更細膩和豐滿,,可謂毫發(fā)畢現(xiàn),。唯其刀法生辣,出筋露骨,,以手撫之其棱角和運刀交接處有楞手之感,。其一,龍首額部出現(xiàn)塊狀起凸,,龍眼更突起謂之“蝦米眼”,;龍耳由貓耳形轉為棒狀形;龍腮上亦出現(xiàn)了表示力度的塊狀肌肉,,鼻翼開闊,,鼻尖突起,露出角狀鼻孔,,龍嘴開口比元明大而深,,龍首較短不刻龍發(fā)。其二,,螭的圓窩狀耳向上隆起,,額部出須,螭體圓渾,,螭首上仰,,螭身抬起而與鉤背的連接點較多。龍首與螭之間的距離比之明代更窄,,恰好擱住一支鋼筆,。其三,鉤身厚薄均勻,,線條形板塊,,鉤鈕薄而短。現(xiàn)代市面上有用白玉和翡翠及獨山玉制作的帶鉤,,其工藝不難分辨,,大部分也是元、明,、清時期的仿品和衍生品,。
編輯:楊嵐
關鍵詞:玉帶鉤鑒藏 玉帶鉤 古人的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