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起底“神醫(yī)”廣告江湖:多個審核環(huán)節(jié)集體失守
上鏡前:有的產品起“藝名”,,廠家可助虛標成分
在進入“神醫(yī)”江湖之前,,一些藥品或保健品往往會起一個新的名字,,之后再走上熒屏,。
業(yè)內人士分析,改名的原因,,有的是原名平淡無奇,,不能滿足宣傳需要,也有的是銷售商認為原產品已經(jīng)面世,,需要新的噱頭,。
對于這些“需求痛點”,記者查詢的裁判文書顯示,,部分生產商對此同樣開發(fā)了“售后服務”,。
比如,河南南陽某公司生產“葛根砂仁袋泡茶”和“苦瓜玉竹袋泡茶”,。2014年3月,,兩名哈爾濱商人購買了10余萬盒泡茶,應付320萬元,。
這兩款泡茶隨即變成了3款名稱看似更“高大上”的中藥,。按照商人的要求,,南陽這家公司的經(jīng)理,,同意在不改變生產標準的情況下,將“葛根砂仁袋泡茶”原料成分由7種虛增成28種,,名字變?yōu)椤爸倬鞍贇q湯”,,再虛增成21種,改頭換面為“除痹驅風湯”,。
“苦瓜玉竹袋泡茶”的原料成分則由4種虛增成32種,,升級成了“仲景回春湯”。生產商還在外包裝上標注了它們的成分,、功效,,以及哈爾濱商人提供的400服務熱線。
這或可解釋,,一些“神醫(yī)”代言的產品為何與廠家的官方名稱并不相同,。
只要達到一定購買量,這些并不困難,。前述山東生物公司的銷售人員趙華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只要訂制5萬盒,,他們也能在原產品的基礎之上,“稍微添加點成分”,,比如若針對糖尿病,,加富硒,“比原產品效果還好”,。
改名隨即成了必要且順理成章的事,。趙華打比方說,就像已經(jīng)有了李杰,,你就得叫張杰,、王杰,“你們可以貼自己公司牌子,,用你們的商標,,只寫我們是生產商就可以了”。
編輯:梁霄
關鍵詞:起底 神醫(yī) 廣告